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由何而来
2023-09-06
来源:柚子资讯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由何而来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中医指出,吃粽子由来已久,花样繁多。那么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由何而来?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知道了吃粽子的风俗由何而来,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上一篇:电风扇该如何正确使用与摆放呢
- 下一篇:舌头溃疡好疼好难受怎么办 轻松解决嘴里的疾病
相关文章
- 2025-05-13螨虫过敏能养狗吗过敏性体质不能养猫狗短毛
- 2025-05-13高中宿舍允许养猫广西一学生在宿舍养猫被没
- 2025-05-13养猫养老照片四个老人都养猫
- 2025-05-13领养猫猫人士杭州阿姨17年救助上万只猫只
- 2025-05-13不养狗不知狗的恩谁懂啊不养狗不知道养狗的
- 2025-05-13表达养猫的心情描述养猫是一种快乐的事情但
- 2025-05-13露思养狗和吴磊养狗吴磊合作的7位女星发展
- 2025-05-13高层养狗建议养几只高层楼房养狗到底扰民不
- 2025-05-06伯父家装修多少钱89平日系简约8万装修结
- 2025-05-06干装修自己的家萍乡24岁姑娘买下97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