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粗柱杜鹃

明星315曝光逃税上亿明星盘点为何独独邓

2024-12-20 来源:柚子资讯

前有张艺兴听爷爷的话,想要交“最高的税,壮大国防力量”;今有“抓钱小能手”邓伦惨遭315点名曝光偷税漏税。

相比前辈们:

薇娅13.41亿

范爷8.84亿

爽妹子2.99亿

为何区区1.06个亿,在以上各位大佬面前就是个“小场面”的邓伦,却能“光荣”地成为315明星逃税漏税第一人?而且还是在邓伦配合补过税的情况下。这一切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资本的扭曲”呢?如果近期的你还在为要不要“申报个人所得税”苦恼的话,那么你一定要看下去。

还记得“2021年底众多明星赶潮式注销或退出持股公司”事件吗?以人为单位,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要缴税,明星的税率更是高到45%,于是为了减低税额,很多明星都会通过成立个人投资公司,立足享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避税,这样缴纳的税率最低可以降到3%-5%。

虽然税率有优惠,但是额度有限,比如一家大概只有500万的收入能够享受到这个优惠税率,于是就出现了早些年一人名下注册了几家甚至几十家个人独资的“盛况”,而邓伦成立的是“舟山邓伦影视文化工作室”和“邓伦(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两家小微企业。通过小微企业来偷税,就相当于把本来应该缴税的收入隐藏在全国超过8000万个小微企业的正常收支中,等于把一棵树木藏在在森林里。(以上来源于博主“财才说”)

可‘法内之地,怎容漏网之鱼’?这背后的“稽查英雄”就是我们国家的“税收大数据”工程。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税收大数据的来源以申报系统数据和其他征管系统数据为主,具备覆盖税种齐全、动态性强以及跨平台交互信息等特点,在数据应用层面,将机器学习、云计算以及数据挖掘等技术综合应用于税收征管和经济分析等领域是目前的主流趋势。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大数据自动监察企业行为,并且把物流、公安、人社、基建、银行等等,这些非税部门的信息数据全部统合起来互相印证。在大数据严合密封的监督下,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人间“抓钱小能手”邓伦这次的翻车,不仅是错把当成了“娱圈罗翔”,也小看了“税收大数据”。其实我国的税收稽查流程是非常人性化的。

第一步:提醒

第二步:督促

第三步:警告

第四步:稽查

第五步:曝光

也就是说在前四步中把漏掉的税金和滞纳金补足,一切都相安无事,但若像邓伦这样,通知一次补一点,通知一次补一点.....抱着侥幸心理死磕到底,这就是拿着鸡蛋碰石头,明晃晃的挑衅呀?这不就是最好的“以儆效尤”的案例吗?

那么邓伦的1.06亿罚款是怎么来的?整体分为三部分,未缴纳税款+罚款+滞留金。

而罚款金额,从以下通报中显示可以看出,给予邓伦主动补缴的税款处于0.5倍罚款,对其未能主动自查补缴部分处以4倍罚款。

这辈子除了津巴布韦币,就没见过这么多钱!人间的悲喜果然不能相通。

除了1.0亿的高额罚款,邓伦不仅某博某音几千万粉丝清零,直接“查无此人”。可能还要面临着与各品牌之间的违约金。

从一线顶流直接沦为“众矢之的”,邓伦仅用了两个小时。

所以说,人啊......“想做事,先做人”。

或者,学会听爷爷的话!

现代盐化工

全国流通经济期刊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前卫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