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育儿语言说儿语会输入错误语法影响语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那天在公园,偶然间听见一个爸爸和孩子沟通,这位爸爸应该是个南方人,说起话来很是生动:“宝宝,我们回家家了,姥姥做好了午饭,等着咱们回去吃饭饭哈,别玩了,拿好你的小车车,回家家。”
正在一旁玩的孩子也学着爸爸的语气,说了很多叠词,大喊道:“不要回家家,宝宝没玩够,那个球球也很好玩。”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爸爸很温柔,说话也绘声绘色,这就是“儿语”,但实际上用多了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没有益处。
跟娃说“儿语”容易被理解,好沟通,专家赞同使用,但也有的专家觉得“儿语”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输入错误的语法。
众说纷纭,家长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其实这两个结论都是对的,这个世界非黑即白,你得学会分阶段使用“儿语”。
并且,不同时期和孩子使用“儿语”的效果不同,孩子吸收得也不一样,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
01关于儿语可以说,孩子出生第一年,家长最期待的就是他说出的第一个字,也就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里程碑。
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家长创设语言环境,让他从一个字过渡到两个字叠加。在孩子有语言需要时,为了加深孩子的记忆,还会反复利用叠词,比如:狗狗,猫猫,饭饭,觉觉……
这种不自觉的语言,就是儿语表达形式的一种。叠加的字、夸张的语音语调、放缓的语速,生动的表情,共同构成了低幼儿童的语言交流方式。
02儿语的优势和劣势儿语对孩子来说有利有弊,家长也应该分清儿语优劣势,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优势:在孩子学习语言的初期,越是重复吸收得就越好,因此把文字叠起来会加深孩子的印象,俗称“电报句”。
由于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没有达到说整句,因此儿语会让孩子表达得更全面,不至于在遇见问题时只会大哭大闹,而能会用简单的电报句说自己的意愿,从而让家长给予及时的帮助。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成长阶段,经历过了才能把更多词汇连接在一起,说出句子,这样的方式交流起来更方便。
其次,缓慢的语速会让孩子听清家长在做什么,把简单句子分解,然后根据指令做出行动。
家长切记,和孩子交流时不要语速太快,否则会让孩子变得紧张,而且抓不住重点。
再者,高亢的语音语调也更能吸引孩子的关注,甚至尝试自己说一说。在学习语言最开始的阶段,孩子接受的是家长的情绪和语气,说什么反而是其次。
最后就是表情了,孩子会据此判断家长的语言是什么意思,绘声绘色的表达是孩子最好的语言体验。即便是成年人,如果身边人能绘声绘色地讲一件事,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劣势:所谓劣势,就是会打乱人的正常说话语法,这些错误的语法会让孩子形成习惯,以后说话或者写作,也会下意识出现错误。
但大多数5岁的孩子就已经形成了母语语法的表达习惯,因此劣势并不会很明显,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表现,引起家长的担心。
儿语还是要有的,但家长要掌握好方法,有效利用孩喜欢母语的阶段高效沟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不同时间段的引导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03如何分阶段使用儿语?1、婴儿期
①面部表情结合儿语
家长说儿语时不要只是说说,最好加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孩子会通过你的表情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将婴儿放在摇床上让妈妈来推动,第一次妈妈用的严肃面孔,第二次用的微笑表情,两次都没有说话的时候,婴儿反应不大。
后来又加入了儿语,实验者发现,在严肃面孔的妈妈摇摇床时,孩子开始躁动,听妈妈一说话直接就哭了;而微笑脸的孩子一直在蹬腿,居然还张开手臂求抱抱。
这就说明了表情对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家长平时要注意。
②通过儿语增强孩子的记忆
孩子2岁前,会说的话都以单个的字为主,甚至有的还是拟声词,而拟声词本身就会出现重叠,这时孩子的印象就会更深。
而且,拟声词也有利于强调发音,比如听见马路上有汽车鸣笛的声音,家长就可以用“滴滴”来告诉孩子,使其间接地对车产生记忆。
看黑白大卡的时候,也可以反复用叠词,让孩子记得更牢固。
2、幼儿期
①耐心听
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读音上的小问题。比如,家长听不懂孩子在说什么,或者孩子说了一串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表达什么。
实际上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鼓励。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要吃朵朵。”
一般情况下,家长可能很快就理解了孩子的意思,但马上便会予以纠正。
相比这种反应,更建议家长如此引导,询问孩子:“你在说什么呢?宝宝,请再说一遍。”
孩子就会再说一次,这时你可以幽默地说:“噢,你说的是果果吧,果——果——”。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错了,导致以后不敢说,而是被理解了后还有了正确的指导。
②适当减少儿语使用,引导孩子多使用关联词和短句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说儿语很可爱,但2岁属于语言爆发期,最好不要再用儿语了。
中科院儿童成长发育测评语言的一项测试内容表明,孩子1岁半时就应该更听懂一些常见的关联词了,比如“因为……所以……”“如果……就……”等到孩子2岁半,就可以使用这些词汇了。
有位妈妈说,自己和孩子沟通时并没有太关注内容,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讲出来,但一定要保证句子的连贯性。
家长在问孩子为什么的时候,孩子就要下意识地说出因为……所以……的句式。
这样的沟通,才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语言能力发展。
③表述清楚再满足,等待孩子说完
如果孩子经常在表达意愿时,只用眼神、身体动作就能让家长明白意图,那么他就会觉得说话没用。这样会促使孩子像个指挥家,只做动作不说话。
家长还觉得这样是自己很懂孩子,亲子默契好,殊不知这是让孩子被动接受,慢慢弱化自己的语言能力。
因此,幼儿时期我们应“该和孩子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多问问孩子“这是什么感觉?”或者“这是温的还是凉的?”“这是粗糙的还是滑滑的?”这样的准确预言,会让孩子有思考能力。
孩子有需求时就会自觉地说出来:“我想吃苹果”或者“我想买玩具车”,而不是一指苹果就吃到嘴,一哭玩具车就抱在怀里。
家长要多些耐心,多听一听,孩子才会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得更准确更生动。
儿语并不是不好的,而是要注重引导方式,智慧的父母会随着孩子的节奏一起学习,和孩子同频共振。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
- 2025-05-13养猫晚上要关灯晚上突然开灯会对猫眼睛有伤
- 2025-05-13公寓如何养猫噪音包头万达公寓一租户养十余
- 2025-05-13小区专业养猫武汉一小区有租户竟圈养数十只
- 2025-05-13影帝养猫小麻薯小鸟胃猫咪干饭96丨星宴今
- 2025-05-13楼房养猫乱跑我家的猫不听话乱抓乱咬乱跳我
- 2025-05-13海经贸宿舍养猫学生干部检查宿舍将宠物猫从
- 2025-05-13日本养猫可以领养吗现在日本猫咪公寓招租入
- 2025-05-13杭州求领养猫杭州阿姨17年救助上万只猫只
- 2025-05-06济南装修公司推荐美家美客2024济南十大
- 2025-05-06崇明装修家具定制家装崇明口碑好的装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