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岩匙属

东南汽车的发展历程东南汽车的发展历程图

2023-07-19 来源:柚子资讯

东南汽车的发展历程(东南汽车的发展历程图)

1.东南汽车[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的发展历程

● 2013年4月 东南V6菱仕上市

● 2012年9月 东南V5菱致上市

● 2011年2月 东南希旺上市

● 2009年11月 三菱蓝瑟·翼神上市

● 2009年09月 三菱戈蓝2.0L上市

● 2009年08月 V3菱悦风采版上市

● 2009年08月 得利卡[东南得利卡,采用日本三菱技术的发动机,带来强劲动力,配合豪华舒适的车身设计,成为广受欢迎的好车。]创业先锋上市

● 2008年12月 三菱君阁上市

● 2008年10月 东南V3菱悦上市

● 2007年11月 道奇凯领上市

● 2007年11月 三菱蓝瑟运动版上市

● 2007年09月 克莱斯勒大捷龙上市

● 2006年11月 三菱戈蓝上市

● 2006年05月 三菱蓝瑟、三菱菱绅下线上市

● 2006年04月 东南三菱携手签约发布会

● 2005年12月 菱利下线上市

● 2005年05月 富利卡[富利卡将纯轿式的舒适豪华与尊贵享受、MPV的多变空间与商务车的乘载能力融于一体,充分整合空间、安全、舒适、体面的全方位机能价值,创造出“一部抵三部”的全新用车观点。]菱动菱动SUV下线上市

● 2004年06月 东南菱绅太空车下线

● 2004年01月 东南汽车第20万辆车下线

● 2003年10月 东南汽车二期完工,年产双班15万台

● 2003年03月 东南菱帅轿车下线上市

● 2003年01月 新富利卡下线上市

● 2002年11月 东南汽车二期扩建轿车项目获批

● 2002年11月 东南汽第10万辆车下线

● 2002年06月 新得利卡投放市场

● 2000年03月 第一辆多功能RV富利卡在青口新厂下线

● 1999年09月 青口新厂建成投产,年产能双班6万台

● 1998年02月 东南汽车一期工程破土动工

● 1996年07月 第一台得利卡出厂

● 1995年11月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

2.东南汽车发展如何,待遇怎么样

今年全国纳税五百强中福建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排名384.

东南汽车,是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和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企业集团所属的中华汽车公司合资组建而成,也是迄今为止经国家正式批准成立的最大的海峡两岸合资汽车企业。经过 8年多的努力,已累计推出20多万车辆“东南得利卡”、“东南富利卡”、“东南菱帅”、“东南菱绅”等四大系列66款车型,2003年10月二期扩建工程竣工投产以后,产能提升至为双班年产12万台。三、四期工程即将拉开帷幕,未来产能将提升至双班年产30万台。2003年东南汽车实现产销两旺,全年实现销售8.5万台,实现销售收入82.5亿元。

两岸优势互补合资成立的东南汽车公司 ,承袭了三菱汽车和中华汽车的研发科技优势,顺应国际车厂强强联合的发展趋势,加强与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的合作,促进技术与规模上的攀升,建立先进的东南汽车研发中心,提升车身底盘工程整合、衍生车型开发与动力系统的匹配能力, 从联合开发方式走向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大型车厂。

东南汽车的转型是国内汽车企业一个典型案例。自2003年东南上市菱帅之后,东南汽车开始拐道轿车之路。以轻客起家的东南汽车,随即将公司战略重心全面转向乘用车。菱帅的上市凭借其在台湾地区的影响,17个月累计销量突破了7万辆,东南不声不响地拉开了轿车战线。

可是,在赢得菱帅上市短暂的愉悦之后,令东南汽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长达两年时间里,“中华”没有再给东南引入任何全新轿车。此时,由于公司战略重心的转移,东南一直引以为荣的轻客市场也陆续被竞争对手蚕食。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数据显示,东南轻客累计销量仅仅为9254辆,同比去年15213辆,东南轻客板块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从原本稳坐第二把交椅,到陆续被江铃、福田、跃进赶超,东南已经沦落到轻客市场第五名。

除轻客市场外,被寄予厚望的东南菱帅现在也开始没落,今年前10月菱帅累计销售29928辆,平均每月仅在2992辆,相比第一年月平均销量在4117辆,上市已经两年的菱帅“老树难开新花”。此外,东南富利卡和菱绅MPV也出现疲态,截至10月的累计销量分别为4027 和4060辆。

实际上,轻客等市场的失意,是在三菱和“中华”关于东南的利益交割中,东南战略调整带来迫不得已的阵痛。在去年三菱汽车单方面对外披露将购买“中华汽车”所持东南股份,直接持股东南。此后,东南开始冀望并苦苦等待三菱和“中华”交易能顺利完成。

但是,事实并未使东南如期如愿,“中华汽车”已有台湾裕隆失利的前车之鉴,如此轻而易举地将日渐成熟的东南拱手相让于三菱,“中华”当然心有不甘。在业内人士看来,东南汽车今年重心不是放在产品本身,而是将更多精力花在平衡协调三菱和“中华”的利益纠葛中。

此外,随着东南菱利微面上市,东南正在悄悄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东南汽车也由原来单一发展轻客转变为同时拥有轻客、SUV、轿车、MPV四大车系。此举也被视为为三菱今后直接入股东南汽车产品结构的重新定位打下基础。

南是一个培养新人的地方,新人到这里将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磨炼,包括你的意志。就汽车从业人员来说,东南绝对是业界的黄埔军校。当然刚开始工作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工资相对都不会高,只要有能力,有经验,到哪里工作都吃得开。。。.

3.东南汽车是国产车吗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于1995年11月23日诞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她秉承以两岸优势互补合作形式发展中华民族自己的汽车工业思想,凭借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同文同宗的人文地理优势和骨肉情结,由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企业集团所属的中华汽车公司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福州汽车厂合资组建而成,注册资本6030万美元,总投资9982万美元,闽台双方各占50%股份,是迄今为止经国家正式批准成立的最大的海峡两岸合资汽车企业,主要生产“东南得利卡”和“东南富利卡”两大系列7--11座位的轻型客车产品,目前已建成投产的一期工程占地704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产能为年双班6万台。

东南汽车公司从1996年7月第一台汽车投产至2001年,实现年年盈利并有较大增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已累计推出“东南得利卡”、“东南富利卡”两大系列46款轻型客车及其专用车,产销汽车3万台,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税利10亿元,在全国设有435个销售网点、7家车辆中转站及247个特约维修站,其辐射区域已包含国内所有经济发达地区及主要都会城市。东南汽车公司在创立的同时,带动吸引了30家台湾中华汽车公司的优秀配套零部件企业(配套厂)也跨海来到其周边安家落户,同步建设形成一个占地2900多亩、总投资达2.7亿美元的东南汽车城[本词条主要介绍中外汽车城(如美国底特律(现已破产)、日本丰田、德国沃尔夫斯堡,中国长春、武汉、上海等)、以及相关同名书籍、电视剧、电影。],呈现出“众星拱月、航母编队”的发展态势。

东南汽车城拥有完整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是一个自前段工序配套件至后段工序整车组装都具自主发展能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专业汽车生产基地。东南汽车城的同步建成提高了东南汽车产品的国产化率(在85%以上)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有力地增强了东南汽车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

1995年,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集团所属中华汽车公司,携手组建最大的海峡两岸合资汽车企业---东南汽车,闽台双方精诚合作,为福建省汽车工业的发展腾飞拉开了序幕。东南汽车开创性地提出“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南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之路。

1995年9月,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凌玉章[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后相继北上、南下,1993年出任福建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董事长与台湾裕隆集团严凯泰副董事长代表闽台双方共同签定合资经营合同、公司章程、预约用地协议书并草签技术合同。强强联合的国际化汽车集团:公元1995年11月,一个汽车界的新生儿在福建省福州市诞生,从此致力于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有志之士们开始沸腾起来,福建省的汽车工业渐渐走入了一个新的纪元,这个正在祖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上茁壮成长的骄子正是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东南汽车,是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和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企业集团所属的中华汽车公司合资组建而成,也是迄今为止经国家正式批准成立的最大的海峡两岸合资汽车企业。经过 8年多的努力,已累计推出20多万车辆“东南得利卡”、“东南富利卡”、“东南菱帅”、“东南菱绅”等四大系列66款车型,2003年10月二期扩建工程竣工投产以后,产能提升至为双班年产12万台。

三、四期工程即将拉开帷幕,未来产能将提升至双班年产30万台。2003年东南汽车实现产销两旺,全年实现销售8.5万台,实现销售收入82.5亿元。

两岸优势互补合资成立的东南汽车公司 ,承袭了三菱汽车和中华汽车的研发科技优势,顺应国际车厂强强联合的发展趋势,加强与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的合作,促进技术与规模上的攀升,建立先进的东南汽车研发中心,提升车身底盘工程整合、衍生车型开发与动力系统的匹配能力, 从联合开发方式走向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大型车厂。气度非凡的现代化汽车基地以前瞻性的规划与破天荒的手笔,全盘导入具国际先进水准的台湾中华汽车体系 35家专业配套厂,紧密环绕于主机厂周围,组成占地近200万平方米的东南汽车城,发挥自前段工序配套件乃至后段工序整车组装,皆具自主发展能力的专业汽车生产基地,独树一格的高效率、低成本与一贯作业生产流程创举,更被业界誉为“东南模式”!同时,东南汽车更严格甄选了国内100多家(含东南汽车城35家)具有优良品质管理的配套厂合作,不断提升产能与素质,为打造世界品质名车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未来几年内,随着三期及四期工程的竣工启用,这座具备汽车研发中心、年产30万辆汽车规模、数十家专业配套厂组成的现代化汽车城,势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回答仅供参考。

4.东南汽车的历史是什么

1959年1月福建省就开始了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福建省的第一辆汽车--66A(即北京吉普212的翻版)在福建汽车厂(龙马汽车工业前身,2004年成为福汽集团的直属控股企业)诞生,随后开启了福建汽车工业的历史。

1969年,又研发出了FJ-130型轻型货车,成为当时市场的抢手货,不过到了70-80年代福建汽车厂重点转向了农用运输车系列产品的研发,直到了80-90年代,改革开放后自主品牌竞争力缺乏导致福建汽车厂面临倒闭,经过了30多年发展的福建汽车产业并没有什么起色。上世纪90年代,国内汽车工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景象,让福建人有些心急火燎。

1992年,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诞生,它是福建省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项目投资、汽车零部件生产、研发等业务,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的成立寄托了福建人对汽车的渴望之情。在最初的发展中福汽集团由于缺乏技术、启动资金不足等原因,依然发展缓慢,举步维艰。

当时的福建**觉得福建汽车如要振兴,惟一的出路就是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广泛招商引资。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福汽集团遇上了凌玉章。

凌玉章出生于1945年的上海市奉贤区,1963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1993年任福建省机械工业厅*组成员、副厅长。

孩子杂志

情感读本杂志社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教育科学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