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微电影

历史上魏国存在的两次巅峰时期都是什么结果

2023-12-19 来源:柚子资讯

历史上,魏国存在的两次巅峰时期都是什么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魏国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发动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在战国时期,魏国是一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不管是在战国初期,还是中期甚至后期,魏国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魏国历史上,存在两个巅峰。一个是在战国初期,另一个则是在战国后期。

在战国七雄中,由于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用乐羊为将,以李悝变法,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在战国时期,魏国领土曾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江苏北部。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

第一次巅峰

一方面,对于魏国来说,第一次巅峰是在战国初期,也即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这三位君主在位的时候。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赵籍、韩虔三大夫为诸侯,脱离晋国,此时晋只剩绛城与曲沃两处,史称“三家分晋”。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晋国最后灭亡。在三家分晋后,魏国疆域很散漫,在今陕西省境内者,沿黄河有今韩城县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华阴县左右地。在今山西省境内者,有西南部,并伸入东南部。在今河南省境内者,有北部,并兼有黄河以南一部分沿河的。在今河北省境内者,有今大名、广平间地。并有今山东省冠县的。

对此,在笔者看来,自公元前257年开始,到公元前243年结束,在这一段时间内,魏国的整体国力可以说是重回巅峰。当然,魏国之所以能有第二次巅峰,主要还是因为邯郸之战后,秦国和赵国两大强国都遭到重创,需要时间来恢复和修整,至于齐国这一强国,早已在五国伐齐后一蹶不振。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魏安釐王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断蚕食周边诸侯国的疆域,得以让魏国回到了巅峰。当然,在公元前243年之后,因为魏安釐王与信陵君魏无忌的去世,加上秦国恢复了对外扩张的步伐,这不仅结束了魏国的第二次巅峰,更在公元前225年彻底消灭了魏国。在魏安釐王之后,魏国不仅君主平庸,也没有信陵君这样的人才,从而只能接受被秦国逐步消灭的结局。

当代旅游杂志社

三角洲杂志

建筑与装饰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