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减负提质

历史上秦观为什么会被连连贬谪

2023-12-19 来源:柚子资讯

历史上秦观为什么会被连连贬谪?

很多朋友想知道历史上秦观为什么会被连连贬谪?这是因为他的作品还有因为他拜师苏东坡的原因,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后来又因为被御史参了一本,导致秦观最终被贬出京城,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在处州任职之时,秦观心中苦闷,借学佛谈禅加以派遣,并为僧人抄写佛经。结果被人告发,《宋史·文苑传》说:“使者承风望指,伺候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徙州”。

削秩就是将所有的官职封号去除,算是对士大夫最严重的一种惩罚。政治上接连不断的打击,生活上相继而来的变化,使词人感到理想破灭,前途渺茫,因而处于极度哀伤之中。他的名作《踏莎行》反映出了作者自振与消沉之间的内心矛盾:“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鹏声里斜阳基。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弥漫的大雾遮蔽了词人居住的楼台,遮掩了今夜的月色,使行船停泊的渡口也变得迷濛难辦。屡遭贬谪,词人已经心灰意冷,只祈望寻觅一方净土如桃源”那样纯净,足以歇息身心。然而,浓雾的遮盖,使一切希望都变得遥遥无期,世外桃源踪迹全无。

南谪远荒后,秦少游一度以“灌园”维持生计,落到了与奴仆为伍的境地。生活得艰难,给少游凄苦的人生又涂上了一层哀伤的色彩。纵观秦少游的一生,仕途维艰,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展怀。因此,《准海词》伤感的情调,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困顿人生所决定的。

当然,秦少游词的感伤,还与其个人思想和气质密切相关。秦观与苏轼情兼师友,关系密切,政治上的挫折把他们牵连在一起,秦观因此面终生潦倒。苏轼面对挫折,却乐天知命,旷达不羁,对生活、对未来仍充满信心,他虽也产生过消极思想,但并未颓唐不振,这是秦观和苏轼本质上的区别。

青年文学家官网

中国民商

成长官网

中国科技纵横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