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网络资讯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桑螵蛸炮制方法

2023-09-06 来源:柚子资讯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桑螵蛸炮制方法

一、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桑螵蛸又叫蜱蛸、螵蛸、桑蛸、赖尿郎、螳螂蛋、螳螂壳、螳螂子,桑螵蛸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的功效,桑螵蛸有治疗遗精、早泄阳痿、遗尿、尿频、小便失禁、白浊、带下的作用,桑螵蛸用药禁忌是阴虚火旺或膀胱有热者慎服桑螵蛸,桑螵蛸得龙骨治泄精,桑螵蛸畏旋复花。

药名:桑螵蛸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

科属分类:螳螂科。

别名:蜱蛸、桑蛸、冒焦、螵蛸、致神、螳螂子、桑上螳螂窠、野狐鼻涕、赖尿郎、刀螂子、老鸹芯脐、螳螂蛋、尿唧唧、流尿狗、猴儿包、螳螂壳。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功效: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主治:遗精;早泄;阳痿;遗尿;尿频;小便失禁;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3-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

药材基源:桑螵蛸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南方刀螂、广腹螳螂的卵鞘。

二、 桑螵蛸炮制方法

一、净制除去杂质(《药典85》)。

二、切制用时剪碎(《药典85》)。

三、炮炙

1.蒸制蒸透(《药典85》)。

2.盐制

(1)盐炒取净桑螵蛸,加入盐水拌匀,焖润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每桑螵蛸100kg,用食盐2.5kg(《规范》)。

(2)盐蒸取桑螵蛸,拣净杂质。每桑螺蛸500g,用食盐15g,以适量开水溶化,趁热和匀,浸透,蒸2小时,取出晒干(《广东》)。

3.酒制取蒸过的净桑螵蛸,加酒喷洒均匀,微润,炒干为度。每桑果蛸100kg,用黄酒10kg(《四川》)。

4.炒制取生桑螵蛸,炒至具焦斑(《浙江》)。

5.麸制拣去杂质,蒸约1小时,取出,晒干或烘干,用麦麸炒至徽黄色取出,筛去麦麸即得(《湖南》)。

三、桑螵蛸食用方法

桑螵蛸汤

组成:桑螵蛸30枚(炙)、鹿茸(炙)3两、黄耆3两、生姜4两、人参2两、牡蛎(熬)2两、甘草(炙)2两。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功效:主治产后小便数。

出处:《千金翼》卷七。

桑螵蛸猪肚汤

材料:猪小肚2个、桑螵蛸15克、杜仲12克、淮山药30克、生姜4片。

做法:

1、猪小肚割去残留肥肉,用清水反复漂洗,再用盐腌,洗净,入开水中焯熟,备用;桑螵蛸、杜仲、淮山、生姜洗净。

2、全部用料放加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l--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补肾缩尿。

桑螵蛸田鸡汤

材料:田鸡1只(约90克)、桑螵蛸(也可用金樱子代)9克、山萸肉30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5克。

做法:

1、田鸡洗净,去头、皮及肠杂,切块;橐螵蛸、山萸肉、巴戟天、枸杞子洗净。

2、把各用料一齐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加食盐调味即可。佐餐食用,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补肾气,缩精液。

主治:肾气不足而致遗精、小便频数、排尿无力、尿流速度减慢、尿量少、神疲乏力、腰酸耳鸣、舌淡稍胖苔白、脉沉细。

禁忌: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者忌饮用本汤。

桑螵蛸芡实鸡肾汤

材料:鸡肾6个、桑螺蛸15克、鸡内金10克、芡实30克、红枣4粒。

做法:

1、取鲜鸡肾,割去肥油,撕出鸡内金,用盐腌过,以清水洗净,另鸡内金刮去污物,洗净;桑螵蛸、芡实洗净;红枣去核,洗净。

2、把全部用料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固肾缩尿。

四、桑螵蛸方剂

1、若心肾不足,神思恍惚,前事易忘,尿频遗尿,桑螵蛸可与养心安神之人参、菖蒲、远志、龙骨、龟板等药配伍,如《本草衍义》桑螵蛸散。

2、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痿早泄,四肢酸痛者,桑螵蛸配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山黄肉,或与五味子、补骨脂、附子相伍,以温肾助阳,如《杨氏家藏方》桑螵蛸丸。

3、桑螵蛸治底耳:桑螵蛸一个。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细研,入麝香一字,为末。掺在耳内,每用半字。如有脓,先用绵包子拈去,次后掺药末,入在耳内。(《经验方》)

4、老人肾阳虚弱,尿频或失禁,桑螵蛸配韭子、补骨脂、熟地黄等,以温肾缩尿;

5、桑螵蛸用于肾虚遗精,早泄,阳痿,白浊,带下。桑螵蛸治肾气虚弱,精关不固,遗精滑泄者,配龙骨、五味子,以补肾固精;

6、桑螵蛸治木舌肿强:桑螵蛸(十二月者),炙黄,为散。每服半钱匕,莱菔汁调下。(《圣济总录》螵蛸散)

7、桑螵蛸治咽喉骨鲠:桑螵蛸,醋煎呷之。(《经验良方》)

8、桑螵蛸治男妇疝瘕作痛:桑螵蛸一两,小茴香一两二钱。共为末。每服二钱,花椒汤调服。(《方脉正宗》)

9、桑螵蛸治聤耳:桑螵蛸一个,火上炙令焦黄色,研为细末,入麝香、轻粉各少许。先用绵展尽脓,干掺。(《百一选方》)

10、桑螵蛸治带浊淋漓,耳痛,喉痹,瘕疝,骨鲠。《玉揪药解》

11、桑螵蛸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获神、当归、龟甲(醋炙)各一两。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本草衍义》桑膘销散)

12、桑螵蛸治咽喉骨鲠:桑螵蛸,醋煎呷之。(《经验良方》)

13、桑螵蛸治五淋涩痛不通:桑螵蛸(炒黄)三十枚。研末。车前子煎汤(调)服。(《方脉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