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素质

哈尔滨上门喂养猫撸别人家的猫鼓自己的腰包

2024-11-14 来源:柚子资讯

每天上班、朝九晚五,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赚钱方式,但如今,在冰城的年轻人中,全新的赚钱方式悄然流行:帮人遛狗喂猫,每天能赚上百元;在网络上教小朋友画画赚“网上工资”,实现了住房自由;学习理财,靠稳定的银行存款收益补贴家用……

在互联网推动的新经济浪潮下,一些年轻人把爱好和特长“变现”。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小爱好和被认为是不靠谱的营生手段,正成为新潮年轻人超越传统的赚钱新方式。

兼职“宠物官”

全程视频直播 上门撸猫替你遛狗帮你喂鱼

一电商平台上,上门服务的信息很多。

“上门遛狗、喂猫喂狗(可全程开视频)。猫咪30元/次,每次服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可代买狗粮……”近期,记者发现,不少年轻人通过线上平台,发布“陪宠物”等兼职信息。在某电商平台上,哈尔滨上门喂养宠物的信息有60余条。

“90后”小美是哈市较早提供这一服务的人。2018年,她去北京的同学家暂住时了解到,这一喂养方式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上班族群体间流行,她听同学说,有人专职做这个,月入8000多元。

小美是一家私企的员工,她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做这行赚点外快,顺便还能撸撸别人家的小可爱,过过瘾。

“能干这个首先得对猫狗习性非常熟悉,我本身就养过好几个小宠物。”小美说,有人派一个遛大型犬的单子,如果不熟悉犬类习性直接遛,可能反过来被狗牵着满街跑,甚至被咬都有可能。小美认为,对于宠物主人而言,真的是把自家宠物当成家庭成员一样看待,因为自己有这方面经验,所以特别能理解雇主的心。每次她上门喂猫或者遛狗时,会把小家伙当成自己的宠物一样尽心,还会全程开视频通话或者录视频,让远在外地的雇主看到家里宠物的样子。

记者在网上联系到几位这样的“宠物官”。他们坦言,好的时候一天能接两三单,赚一两百块,不过也经常好几天接不到一单,月收入在千元左右,这个数字在没人脉、没长期客户的情况下已属不少。

“现在线上平台干这个的越来越多,竞争自然也就越来越激烈”,一些宠物官会提供一些增值服务,比如帮雇主家免费浇花、喂鱼等,虽然都是顺手干的事,但这些也需要有耐心,比如浇花时既要浇水的量足够花草生长所需,又不能让水溢出来,把阳台或者地板弄脏。

记者调查发现,哈市上门喂猫遛狗的消费人群同样以年轻人为主。一般都是短期消费,比如,几天内工作特别忙,需要出差不在家,没时间照看宠物,就选择在网上约一个有经验的宠物官上门。算算成本、酬劳加上宠物官的交通附加费,一次上门服务的平均消费在30元至50元不等。而对于一些需要长期照看的宠物,比如两周或一个月,宠物主人一般都会选择暂时寄养在宠物店,或者把宠物放在亲属家,这样性价比更高。

凭爱好赚钱

要工作也要自由 “90后”靠网络授课月入万元

王宁正在远程教小孩绘画。

“工作不等于上班”。王宁1992年出生,大学学习油画专业,毕业至今没上过一天班,做自由职业。她觉得完全可以凭兴趣去赚钱,甚至早日买房。

“小朋友,你先用铅笔勾勒线条,再慢慢涂上红色,这样一条小裙子就画好了,别着急。”8时,王宁对着iPad教屏幕那一端的一名7岁小朋友画水彩画。她每画一笔,小朋友就跟着画一笔,直至她看到小孩子勾画熟练。虽然是远程教学,但这堂课的认真程度不亚于小学课堂的正式美术教学。

一小时后,下课,休息10分钟,她为下堂课定了一个闹铃。“去年7月经同学推荐,我开始在这个美术教学平台上课,‘一对一’教6岁到13岁的小朋友。起初,每天都得先在平台上抢单、抢学生。”王宁告诉记者,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班,但也很操心。最多时,她一天给自己排了11堂课,还有一些学生每周固定3天上她的课,长达半年。王宁讲课很认真,刚开始,她嗓子冒火,得吃胖大海“续命”。

这个美术教学平台对教师有分级制度,口碑越好,工作年头越长,工资就越高。王宁从最低的30元一堂课时费做起,32元、34元……现在是45元,同时,有了长期上课的学生,其中不乏来自美国伯克利、英国伦敦的华裔孩子。如今,最多时她一天赚450元,开学后学生多,每月可以赚到1万多元。

大学时考到教师资格证,却没在学校里做过一天老师,王宁大三起就做自由职业,为商场、饭店画墙绘,做各类与视觉有关的营销活动,积累了不少人脉。旺季时,加上教学收入,月收入最多时达到2.4万元,一般情况下月收入也能有1万多元。

与“朝九晚五”不同的是,自由职业也有烦恼,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协调各方资源。好在,随着哈市消费活动不断增多,王宁的单子也多了起来。

“我并不觉得上班是唯一出路,赚钱多少是一方面,主要是自由度受限,无论是私企职员还是公务员,所处的竞争环境都很激烈,我并不一定能适应。索性出来试试人生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性。”王宁坦言,自己身边也有不少年轻人都有这种想法。直播、上网课、做UP主、做KOL都是一种工作,时代为人们提供更多可能性,以兴趣、专业为基点“搞事业”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今年,王宁在哈西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每天叫醒她的不是闹钟,而是每月4589元的房贷。她实在地说,只想多赚钱还房贷,早日“退休”,再买一栋海边别墅供自己养老,这是她的“终极愿望”。

实现财富增值

小伙学理财“钱生钱” “赚钱有瘾”补贴家用

近期,“当代年轻人买基金现状”“基金评论区涌现相亲族”的话题冲上热搜。“90后”青年建国也是“买基卖基”一员。一本理财小书《小狗钱钱》开启了建国的理财之路。他告诉记者,现在赚钱有瘾。利用业余时间投资股票和基金,经过6年摸索,他成了一名“成熟”的基民,春节过后,基金产品普遍下跌,他提前将近50万元资金投入到最稳妥的银行存款,每月收益在1200元到1500元之间,每月靠着这笔收益补贴了不少家用。

2014年前后,余额宝的出现让互联网金融成为当时的风口。刚入职场不久的建国与众多年轻人一样在那句“银行自己不改变,我们就去改变银行”感召下开始了理财生涯。那时他每个月工资4000元出头,工资一到账立刻转进余额宝。“那时,由于平台补贴,最高时年化收益超过7%,每天看着账户里的钱一分一毛地增长,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余额宝、京东小银票、百度理财……各大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建国都尝试过,从最初账户仅有几千元,到几万元、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因为勤于学习,后来频频爆雷互联网P2P理财,建国得以全身而退。

随着理财经验的丰富和理财收入的增长,尝到甜头的建国对金钱的认知发生了改变。“以往只觉得钱是用来花的,但现在对我而言,每一分钱都是我最忠诚的士兵,即使在我睡觉时,它们也会不知疲惫地在各种理财账户里为我奋战。”曾经花钱大手大脚的建国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日常消费能省则省,就连头发都是自己剃。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他赚更多钱的资源。

随着监管政策的改变,互联网理财平台再也买不到曾经保本保息而又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了,银行理财也大都变成净值型,这意味着曾经稳赚不赔的理财时代结束了。建国开始尝试投资股票和基金。2020年3月,全球股市暴跌,他在那个时候出手,小买了三四万元的股票基金练手,没想到刚刚入手抄底后又是一轮暴跌。他并没有慌张,又逢低小幅加仓。历经今年节后大跌,他依然收益颇丰。

投资并非稳赚不赔,去年3月,同样暴跌的还有原油,建国损失惨重,也是他少有踩过的“大坑”。“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建国说,要保持学习、总结教训、积累每一分钱,通过自己的“财商”与资本改变命运,为家人创造幸福的生活。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小美、建国为化名)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海峡科技与产业杂志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官网

汽车周刊期刊

智慧农业导刊

名汇杂志社

网羽世界版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