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好比养这个儿子养你不如养条狗父母说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前段时间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何以为家》,电影中一个叫赞恩的小孩将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自己的父母生了自己,却没能好好抚养自己。
对啊,一个12岁的小男孩,为了生存,卖违禁药、偷窃、暴力、脏话......他有什么错?
他只是为了生存下去,可是他自己愿意为了生存这么辛苦吗?他只是接受了不得不接受的父母给予的生命罢了。
世界上很多职业的从事都需要考试,取得证书,唯独当父母不用。难道父母不才是最应该合格后才能胜任的工作吗?
我们看过太多正能量的东西,歌颂母爱,歌颂父爱,可是现实中,真正所有父母都是爱着自己的小孩的吗?
家暴、冷漠、冷嘲热讽,这些边缘化的亲子关系充斥着我们的周围。
像这样的父母,无非有三种心理。
没尝到过表扬的滋味这样的父母,他们自己的父母就没有表扬过自己,他们只是在模仿自己的父母亲而已。
人与父母的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有所不同。人只有两个父母,自己成为父母的经验也多是从回忆中自己父母那里学来的,所以他们以为自己父母的方式就是普遍的方式,他们自然就这么做了,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嘲讽。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没有出息,会用嘲讽孩子的方式来让自己感觉“有出息”,把“不好”投射到孩子身上。
这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下,挖苦,刺激孩子被认为是激励孩子的好方法,不过这几乎是痴人说梦,不可能达到的,至少不可能因为不通过大脑的低级讽刺达到。
表现讨厌孩子,让孩子感觉自己愚蠢。很多父母因为生孩子的时机不好,因为孩子让自己很窘迫,对于世界的负面看法就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我会变成这样都是因为你”。
这样做仅仅只会伤害亲子情感,拉大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阻碍亲子沟通,让孩子害怕和父母沟通,受了委屈也不敢争辩。
父母有意伤害子女,从自体心理学角度来看,因为家长自身有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心理因素,才会把“瞧不起”投射到孩子身上。
家长应该有意识认识到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先增强自己的自信,发掘审视接受自己的缺点,才能接纳面对孩子的不足,并想办法帮助孩子改正提升而不是只是冷嘲热讽。
潜意识中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独立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环境下,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所背负的父母的期望比多子女家庭中的期望要重得多,而且是不容逃避的。这种期望越大,孩子的压力自然也越大,父母内心的焦灼和惶恐也就越强烈。
越少越珍贵,也就越怕失去。对于这唯一的一个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父母,父母就要重回空巢状态,这对于之前把照顾孩子当做生活的一部分的父母来说,孩子越大,也就意味着自己的人生会发生可预知的变数。
这也是一种希望紧密自己和孩子距离的错误做法。
攀比心理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好,就会心有不快。这样的父母,通常是无意的。他们在生活中与人相处时,也是这样毫无顾忌地说话。
换句话说,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扮演的都是相同的角色,他们只知道自己是父母,但却丝毫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父母,身为父母应该做些什么,至少和孩子相处是不能等同于和同龄人相处,和陌生人相处的。
他们爱孩子的心还是有的,至少在孩子的生理健全保障上还是能做到位,但是对于心理健康建设上却相差甚远,甚至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这类父母尤其是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的一个关键就是不能将情绪代入教育中。教育不是谈话,也不是单方面的“上克下”,虽然变化多样,但更多的像是剧本,是需要“演技”的。这类父母总是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好,内心有了不快,这种情绪则毫无掩饰地发泄到了自己孩子身上。
那个光辉的年代早就过去了,孩子经历挫折越多对孩子越好这种错误的思想应该改变了。
挫折不一定要是心灵上的折磨,身为父母,对孩子的认同,对孩子的鼓励和帮助本就是理所应当的。
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首先要剖析自己,因为孩子不听父母的,只是在模仿父母。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2025-05-06福建豪宅装修设计客厅视觉盛宴福建夫妇用创
- 2025-05-068家企业选择装修计划在装修计划中我坚持要
- 2025-05-06虹口区家装装修装饰虹口装修公司排名202
- 2025-05-06东方美家装修套餐好吗湖北豪斯空间装饰揭秘
- 2025-05-06400平方家纺装修实战案例家纺店一场活动
- 2025-05-06杭州家装设计卧室改造装修80后女孩在杭州
- 2025-05-06父母家装修给多少钱爸妈的养老房装修花了9
- 2025-05-06广安本地家装装修材料石家庄广安云棠131
- 2025-05-06豪华家装装修推荐哪家品牌买车别乱选最新豪
- 2025-05-06崇仁整体家装风格装修优化营商环境崇仁镇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