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是育儿工具千万别让绘本变成虐待孩子的
源于丹妈
爱听故事,几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父母只要稍加帮助和引导,孩子就能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这个习惯甚至能够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而当我们带着想得到回应的目的去共读,作为大人,无形中就会有很多焦虑负担,孩子的不互动,凝练不出道理,都会挫伤我们坚持共读的积极性。
而作为被我们期待的对象,孩子也不轻松,我们紧紧追问:“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因为得不到期望的回报而批评孩子,给孩子负面标签,那给孩子读绘本就变成心灵虐待,慢慢孩子也就失去阅读的兴趣了。
很简单,将心比心,在你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要求你写个3000字的书评和影评,写不好的话就会被指责,怎么那么笨啊......那你大概会理解一个孩子面对读后感、读后问的心理负担了。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植在《幸福的种子》中一直强调:
“为孩子念图画书,绝不是为了眼前的育儿生活,更不是为孩子将来的学校教育做准备,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当然,建立在孩子已然品尝到读故事的快乐的基础上,以分享的心态和孩子交流也未尝不可,亲子互动也由此提高了层次。
那要怎么互动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查阅了很多资料。
直到我在《说来听听 儿童、阅读与讨论》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试试 “ 这个故事你喜欢吗? ” “说来听听 ”
如果孩子有意愿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当好听众。如果孩子拒绝发言,尊重孩子意志,立即停止。别破坏孩子对阅读的好感。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对于太小的宝宝,就像叮当2岁之前,因为他表达能力还不足,所以一般讲完书,我都是直接合上,除非他自己有想和我讨论的。
2
好绘本不输出人生大道理
而是让孩子看到世界每一面的美
我仔细想了下,为什么我们陪孩子读书,就忍不住兜售那些道理箴言。这可能来源于我们童年的阅读习惯,《孔融让梨》、《龟兔赛跑》等故事的结局,往往都会凝练出一个唯一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学习孔融一样做懂礼貌会谦让的好孩子,要学习乌龟持之以恒的努力精神……
而现在的绘本,大部分都不讲道理了,更多只是呈现一段有趣的体验或感受。
比如《晚安,大猩猩》,一只大猩猩偷走了动物园管理员的钥匙,
放出了好多小动物,
它们排着长队跟着管理员回到了家。
最后被管理员的妻子发现了,于是又一个一个送回到了动物园。
绘本里并没有惩罚调皮捣蛋的大猩猩,也没有教导孩子什么可为不可为,大人孩子在一起共读绘本时,只会在小动物们诙谐有趣的逃园情节中,感受到好玩又可爱的小情感。
又如有很多争议的《十一只猫》系列,讲的是11只猫的一点好奇心、一点小贪心、一点小叛逆,但是又有点小善良,小爱心,小可爱。这11只猫其实就是天真捣蛋的孩子化身,作者没有丝毫说教,只是让孩子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很容易找到共鸣的快乐。
我和叮当读这套书时,他经常被书中各种轻松有趣的情节,逗得捧腹大笑。
儿童文学作家朱自强在推荐这套绘本时曾说:
“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审美力和判断力,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疏导,而不是压抑,这就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智慧所在。”
每一个故事都有其意义,这些对生命真谛的探索留给孩子自己。
生活的真相,是多面的,并不是对错黑白的分明,这其间的林林总总,需要孩子自己在成长中探索前行。好的绘本不讲道理,她只是在那里,你翻开,可以看到一种生活的样子,如此而已。
就像粲然在她的亲子共读书籍《骑鲸之旅》写到的:
“ 生命有千百条途径,你可以成为一只眼海盗、可以成为撑船摆渡的老伯,可以成为下大雨时咯咯叫的鸡,可以成为专吃月亮倒影的小鱼,可以成为高山上贫穷孤独的孩子,可以成为为吃一只鸡费尽周折浑身伤痕的狐狸……可无论你成为什么,生命充满奇趣,都值得你细细品味。——这样的话,是说不出来的,它是你们所有共读共游的集合。”
3
识字量是亲子共读的副产品
而不是最终目的
“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识不了那么多字 ” 也是很多妈妈的困惑。
虽然阅读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孩子获取知识,提升识字能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一个逻辑是:识字只是从亲子共读中衍生而出的副产品,而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识字卡识字班的强化记忆训练,刺激孩子对“字”的好奇,的确能让孩子储存相当的识字量。
但通过亲子共读产生的自主识字,是来自于对故事内容的渴望。
带着这种渴望,带着这种阅读的乐趣,他们认识书中的高频字也越来越多,“阅读”与“识字”之间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当然,并不是亲子阅读都能带来很理想的识字效果。如果没有,我们也可以配合其他的识字方式,比如:抓住孩子的识字兴趣,在家里把家具家电都贴上相应的名称字卡,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识字。
再比如识字卡片趣味法,当然这不是让孩子生硬地去识字,而是巧用趣味小游戏,就像找字比赛,把识字卡都摆在地上,妈妈做裁判,说出识字卡中的一个字,爸爸和孩子就一起开始找,看到谁最先找到,谁就是第一名,然后妈妈记下来每个人赢的次数,最后奖励第一名。
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 当然,绘本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小编在转转APP平台搜索了很多儿童绘本,价格合理,优秀的儿童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
4
亲子共读最美好的意义
是孩子和爸妈一起度过的时光
相对于很多其他附属的意义,我觉得亲子共读最直观的意义在于,她提供了一种媒介,将父母的声音、情感、拥抱的温度、孩子的聆听、滴答的时光,糅合成一组温暖色调的回忆,让孩子感受到陪伴与爱。
所以,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不开中文绘本音频的原因,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只有父母的声音才是最有感情和温度的声音,这些是再美妙的嗓音,再高科技的播放器都无法替代的温暖。
“把孩子抱在膝上,念图画书给他听,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这时,大人与孩子有肌肤的接触,有语言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幼儿全身,甚至全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那个人”——松居直
我曾看到一位妈妈形容她理解的亲子共读:
“拿起绘本书,就像端起了一大杯牛奶,我会把它分成两杯,一杯给孩子,一杯给自己,我们同时都尝到了牛奶入口时的丝滑,和喝下去暖暖的感觉,孩子的那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这样她能茁壮成长。
而我的那杯提供了滋养,让自己经得起衰老。多年后,我们都会同时记得那时我们一起喝牛奶的芳香和温暖的味道,这种味道,我想就是幸福的味道。”
愿我们在年老时,都能想起这杯牛奶的香甜味道。与其说这是给孩子的礼物,不如说,这是送给我们自己的抚慰。
- 2025-05-13喜欢养猫喜欢搏击自从猫咪学会了格斗DOU
- 2025-05-13不同年龄段的人养什么狗8种适合女生养的狗
- 2025-05-13钓鱼台可以养狗吗吗狗舍已拆除咄咄怪事居民
- 2025-05-13女人经常买狗却不养狗为什么很多单身的女人
- 2025-05-13村里养猫和狗农村老人说双猫独狗越过越有说
- 2025-05-13家养猫突然绑着猫咪调皮被主人绑起来小眼神
- 2025-05-13养哈士奇想换狗一年四季都在掉毛哈士奇随手
- 2025-05-13小光明养猫情侣只有养猫的人才懂我这时候的
- 2025-05-06差馆装修七十二家结局多名官员被停职慧泊停
- 2025-05-06福州家倍得装修电视挂架什么牌子好福州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