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育儿谚语故事世界上最成功的家庭教育藏
一张图即可证明,“犹太民族盛产世界精英”并非浪得虚名。
而这一切不得不归功于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犹太家庭教育,以下5条谚语则是犹太家庭教育祖传的箴言。
01 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只需要知道自己善于做什么。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来判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笨不堪。”
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要做到确实不容易。比如有些一辈子从医的父母,会劝导甚至逼迫不愿意学医的孩子选择自己的老本行,毕竟,在这些父母心里,有家学渊源,孩子成长会更顺利。
而犹太父母会引导孩子,发现自己、成为自己。从小带孩子接触不同的事物,报不同的兴趣班,多尝试,在试错中找到孩子的成长方向。一旦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孩子会更投入,也会更自信。
犹太父母的做法,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不谋而合。
霍华德指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擅长的方面,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等等。
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发现、发展自己的天赋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02 聪明的人不是提供正确的答案,而是能提出不同的问题。要引导孩子多提问 “为什么”。
杨澜曾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她说,在美国留学时,虽然所有功课都很优异,导师却给了B+的等级。理由是,只知道刻苦记住老师讲的东西、答案,从来不提出问题。
能够不断提出问题的人,肯定对这个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人在童年时期,好奇心最强烈,面对世界会本能地问“为什么”。
但经过很多年的学习,我们的好奇心却慢慢丢失了。大学生的脑袋里,也许学富五车,装满了知识,却未必能提出一个新的、引人深思的问题。
能够提出问题的人,那些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也是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感觉自己无知,因而对未知的知识充满渴求;不安于现状,因而想去改变现状。人类历史上那些大师,他们的知识相对于普通人来说,肯定要广博很多,但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却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无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但他就认为自己一无所知。
03 赚钱的能力来自于危机感。犹太民族很擅长经商,我们误以为是因为他们智商高,事实上,这得益于犹太家庭融入生活的财商教育。
犹太家庭的父母会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赚钱需要付出时间,需要努力。而为什么要赚钱呢?因为要花钱。
他们在给孩子传达一个观念,钱是要靠自己去挣的,而不是生而有之,这就是危机感启蒙。
也正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孩子们都会主动问父母赚钱的方法,而不是认为钱是生来就有的,可以随便花。
04 重要的不是你为孩子做了什么,而是你教导孩子自己做了什么。犹太人认为“智慧”与“知识”的区别在于:当你不知道答案的时候,该如何去做。
犹太家庭不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或者干脆代替孩子去做,而是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判断、做决定。
之前看过一期国外的教育类节目《直升机家长》,“直升机家长”指的是家长过度关注孩子,就像盘旋在孩子上方的螺旋桨一样。
节目邀请了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勒诺,帮助有育儿问题的家庭解决麻烦。
其中有一个叫山姆的男孩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由于妈妈的过度保护和关注,10岁的山姆还没有用过刀叉,妈妈帮喂饭、帮洗澡。山姆也没有跟陌生人相处的经验。很多事情上,甚至要6岁的小妹妹照顾。也因此,他整个人都特别不自信。
勒诺帮助山姆的第一步,是让山姆列举出所有他不被允许做的事情,然后勒诺把这些事情写在大纸板上。
之后他让山姆去做妈妈平时不让他做的事情,比如拿刀子做三明治、比如骑自行车……勒诺会给孩子的妈妈发直播视频,让她知道儿子其实很能干,同时也让山姆增强自信。
每一项挑战成功时,山姆都兴奋的露出笑容,他的妈妈也感到无比惊喜和意外。
勒诺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这个家庭。事实上,勒诺并没有对父母说太高深的育儿理念,也没有对孩子说太多的指导意见,只是去引导孩子独立学习、思考、解决问题。
比如,当勒诺试着让山姆挑战一个人坐两站地公交车时,两人的对话:
勒诺:“感觉如何?”
山姆:“害怕”
勒诺:“怕什么?”
山姆:“怕车”。
(勒诺在山姆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帮助他识别自己的感受。接着,勒诺去倾听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有说话的机会,他就会有被尊重、被注意的感觉,内心和思路都开始打开。)
勒诺:“你真的想要自己乘车吗?”
山姆:“我不知道,要是有事的话,该怎么办?要是出现什么事情?”
(这段对话中,勒诺没有评论“车有什么好怕的”,也没有表示出“坐车真的很可怕”,而是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该做什么,给孩子机会,让孩子继续说出自己隐藏的担忧。)
勒诺:“很好的问题,那你要怎么做呢?如果有人欺负你的话?你要跟谁说?”
山姆:“公交车司机?”
勒诺:“是的,司机永远会帮助你的。”
(这句话里面,勒诺同样没有直接给答案,只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想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去判断一个想法好还是不好,并且在孩子做得对的时候,给予积极的认可和肯定。)
最后结果当然很好,山姆独自坐了两站地车,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勒诺非常为山姆骄傲,山姆上车前是一个紧张的、担心、十分害怕的孩子,但下车之后,他变成了另外一个孩子,他快乐、自信。
05 真正的教育是将学校所学到的每件事情忘记了之后,剩下的才是教育。我们离开学校后,基本上就把学校学的知识忘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时代学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为了考试。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自己很少主动思考,这些知识能应用在哪些方面、对我有什么真正的帮助之类的问题。
英国数学家阿尔弗雷德·怀特海德教育学经典著作《教育的目的》中,提出了“惰性知识”(inert ideas)的概念,即被动接受知识。他认为,简单教授知识,而没有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联系其他知识,这种灌输的做法是有害的。因为,被动接受知识会让学生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怀特海德指出,教育应该要引导学生看见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所谓创新,就是敢于打破常规思考边界,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任何领域都需要这种创新人才。
乔布斯就是打破边界的代言人,在1996年接受Wired采访的时候,他说:“我们对人类经验的认识越广,拿出来的设计也会越好。我们这行的大部分人个人经历都太窄。他们完全没有可以连起来的点,所以拿出来的解决方案都像直线一样、缺乏对问题的广泛考虑。”
蜗牛队长亲子说,分享0~12岁家庭教育观念,以及语文、数学、英语、思维等启蒙知识。喜欢我的文,欢迎转发、关注、留言一条龙,谢谢~
- 2025-05-13乌克兰养狗条例乌克兰外交部长遛狗遭遇狗祸
- 2025-05-13被养过的狗抛弃了狗狗被主人抛弃患上抑郁症
- 2025-05-13老韩律师养猫宠物营养品真的有用吗喂养重点
- 2025-05-13养宠物用什么香精好养狗如何理智的选择狗狗
- 2025-05-13运城养狗没狗证来自无狗社区的提醒
- 2025-05-13狗女儿孩子让狗婆婆养女子为了一只狗打掉腹
- 2025-05-0658同城东莞家装装修公司东莞装修公司哪家
- 2025-05-0617平的家怎么装修韩国人的17独居小家橱
- 2025-05-06虹口区文化家装修设计公司上海市虹口装修公
- 2025-05-06管城区家装装修公司郑州装修公司哪家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