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喜欢养花读史记之评项羽之败
楚汉争霸的结果是项羽兵败自尽。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歆慕西楚霸王的烈烈英气,赋诗赞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早一些的中唐诗人杜牧则感叹项羽不过乌江,没有失败后图谋东山再起的政治气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耻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北宋的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则与杜牧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李清照认为项羽不过江东,是英雄气概使然;杜牧则认为项羽不能忍辱负重,没有政治家该有的隐忍。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我觉得项羽固然是世间英物,可是当时他应该过江东,抗争到最后。再对比杜牧与王安石的相反观点,我看出的是他们不同的政治见解,杜牧认为项羽过江东,或许可以东山再起;王安石则认为,项羽难以再扭转时势,原因是士民疲敝,不愿打仗,项氏中原决战失败后,便大势已去了。可以说,从五年的楚汉争霸情形来看,王安石的观点更合理。
自陈胜起义到项羽乌江自刎八个年头,老百姓刚从秦国的苛政解脱,又陷入楚汉相争的五年战乱,民心思安。而从项羽和刘邦对百姓的所作所为中,大体就已昭示了二人的成败。项羽先是坑杀秦国降卒20万 ;再是入关中后,焚烧秦国宫室,屠城掠夺,“大火三月不熄。”;再后来征伐齐国的时候,又是杀降屠城,导致齐人相聚叛乱。这是史记中的三次记载,项羽因为这样的暴行尽失民心。最后项羽垓下突围后,迷失道路,被一老父欺骗走错了路,从而被汉军追上,这也足见项羽的暴戾所引起的老百姓的怨恨。反观刘邦约法三章,以至于秦人“唯恐沛公不为关中王”;让萧何主政,休养生息,在汉中,以及后来在关中巩固了自己的大本营,有稳定的后勤补给和兵源。这是刘项胜败的关键原因。可见王安石是大政治家,他体会到老百姓对仁政的向往,知道民心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出发,他认为项羽即便过了江东,也难以附众,失败是必然的。不过导致项羽失败的因素还不止此。
一是,项羽灭秦之后,不知道国家该应用怎样的政治体制,竟然分封各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似乎是想像春秋五霸一样来管理天下,这种失误是政治战略的重大失误。当然,当时的情况下,又不能不分封五国,如果项羽此时尊楚怀王为皇帝,自己为相,只分封五国旧主为王,其余将领则或留在都城,或辅弼诸侯,这样待人心安定之后,再借皇帝名义剪除诸侯,时机成熟后取而代之,可以说大事必成。
二是,项羽平定天下之后,不定都关中,而定都彭城,丧失了稳定的根据。苏秦曾说关中是“四塞之国”,就是说山高形胜,易守难攻,进退自如。但是项羽并未听从这个建议,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假如项羽这样做,即便中原失利,也不会败得这么迅速。从这句话中也看出了项羽贪求名声,缺乏政治眼光。
三是,项羽犯了兵家之大忌,那就是疲于奔命,四面出击。他先是出战齐国,而刘邦趁机夺下关中,并且偷袭彭城,然后项羽又回师彭城。后来,刘邦与项羽相距成皋之间,而彭越、英布则袭扰楚军后方,并且烧了楚军的粮草。另一方面,韩信又率军平定齐赵燕代四个诸侯国,攻灭龙且,汉军越来越强,而楚军则兵疲将怠,最终被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杀得片甲不留。江东二十八骑,真是悲凉。
四是 ,项羽手下无智将,刘邦手下有韩信谙熟兵法,帮他打下半壁江山,还有张良·陈平这样世所罕见的谋士奇才,萧何这样的后勤部长,其他有说客郦食其、陆贾,勇将更是数不胜数。项羽这边唯一一个智谋之人范增被离间计赶走,虽然也有不少勇将,但是缺乏头脑,一个独当一面的都没有,比如龙且贪功冒进,兵败身死;比如曹咎,因一时之辱,忘记项羽的嘱咐,让汉军攻下成皋,使楚军更为困窘。项羽不能选贤任能,让韩信、陈平都投靠了刘邦。没有杰出人才的辅助,他的失败也并不出人意料。
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项羽鸿门宴不杀刘邦是使得他失败的原因,但是我们看到,项羽有上述五大失策,这才是他兵败自刎的本质原因。
事实证明,没有好的群众基础,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没有一大批杰出人才的辅佐,即便是一时强盛,在政治军事的角逐场中最终却只能落得失败的下场。
- 2025-05-13养狗经常被狗抓咬我们家的狗每年都打疫苗我
- 2025-05-13养狗不拴绳被狗吓死养狗切记拴绳因狗子乱跑
- 2025-05-13商丘市永城县养狗随笔昨天我又去河堤上跑步
- 2025-05-13养猫需要批准原来改变不是不可能
- 2025-05-13养猫咪可以放勿忘我吗收养的流浪猫总是不忘
- 2025-05-13养猫家里有熏香养猫以后家里可以用精油或熏
- 2025-05-13渝中市职教中心养狗吗无素质不养犬
- 2025-05-13餐厅养猫吃了会孩子在猫咖餐厅被猫咬伤家长
- 2025-05-13小狗养狗vlog带十只小狗去撒欢的一天
- 2025-05-06合肥家装修改水电装修坚持改水电却被长辈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