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养花大棚(亳州市谯城区:“多肉果园”带领群众奔富路)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一盆盆小花、小草一样的东西竟然能卖到几十甚至上百元?这对一些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对于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张瓦房村的张军来说,这就是事实。张军凭借着诚信经营和不断探索,他的多肉种植基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多肉批发市场。
张军的多肉基地。 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2月18日,在谯城区古井镇的一家多肉种植基地,负责人张军正在忙着把品相好的多肉从大棚里搬到大棚门口的展台,吸引顾客购买。
“像这个就是目前我自己培育出来的品种,它本身带香味,名字叫劳尔;这种名字叫口红,但要是缺光照的话,它的红边就没有了…… ”张军说。
“当时老家的人听说我种多肉,很多人认为我瞎胡搞,这东西平时都没见过,咋能卖出去?”张军说,“多肉植物因为小巧可爱,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我觉得这个挺有市场的。
”
2014年,张军在南方务工,看到一个亲戚在青岛做绿植培育效益不错,他便去投靠亲戚。由于他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其亲友的指导下,张军做起了多肉种植,虽然行情挺不错,但高昂的租金及人工费,都让他觉得压力挺大。2015年,在亳州市委市政府返乡创业的政策感召下,夫妻两人一合计决定回老家建一个基地种植多肉,“家里的地租、人工费都便宜”。
2017年,张军花费了4万多元用于流转土地、建大棚、购买花盆和种植多肉用的粗砂,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多肉植物一部分是他从青岛拉回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培育的。基地的建立也给附近村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最多的时候,基地一天有二十多人来务工。
“那一年夏天天气比较炎热,棚的通风设备当时没弄好,很多准备要繁殖的品种都死了,损失得有六七万。”在创业之初,夫妻俩就遇到了高温和雨水灾害。
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通过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周围亲戚朋友的帮忙,张军夫妻俩渡过难关,继续从事多肉植物的培育。
“有免除利息的创业贷款,二三十万的额度。镇村领导也经常过来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我们,我们保温大棚上的塑料膜也是镇里和村里奖励我们的。”
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张军的多肉品种已经达到300多种,种植面积3000多平米,是亳州地区最大的多肉植物繁育基地,带动十几名村民就业。
对于未来,张军也有了新的规划,就是把植物养殖好,在提高品质的同时,积极开拓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产品推销出去,带领更多乡亲共同致富。(戴明朱潇潇)
- 上一篇:“A+方案”预防宝宝感冒
- 下一篇:白萝卜食谱 秋季润肺又去燥
- 2025-10-28防惊跳小窍门是什么原理刚满月的宝宝惊跳反
- 2025-10-28国货生活小窍门去繁化简国货化我的极简生活
- 2025-10-28冬天做馒头的小窍门冬天发面掌握3个技巧简
- 2025-10-28关于植物的小窍门植物可以教会你的这些事
- 2025-10-28剥香蕉皮的小窍门吃香蕉需要剥香蕉皮吗
- 2025-10-28打开瓶子小窍门今天才知道原来罐头瓶上有机
- 2025-10-28大白菜腌制小窍门咸菜怎么腌制更好吃厨师长
- 2025-10-28炒鸡蛋滑嫩小窍门清水炒鸡蛋才是鸡蛋嫩滑的
- 2025-10-28电饭锅焖板栗小窍门想吃板栗不用去外面买记
- 2025-10-28儿童怎样变白最快小窍门宝宝天生皮肤黑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