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狐推荐养花还是养花(这本《解闷儿》,我4月下旬就收到了,但是读得极慢)
这本《解闷儿》,我4月下旬就收到了,但是读得极慢。毕竟每篇不长,一口气看很快就看完了——而我是那种好吃的一定要细嚼慢咽的类型。我说我每天就茶读一篇,亮君就给我签绘了一个对着竹子喝茶的藏狐。
我最开始嚷嚷请他快出散文集,好像就是在他写竹子、写兰花的微博底下。
那些文章让我感觉很稀奇:你写散文这么古典派!
这个“古典派”绝非正经定义,只是一种个人感觉。我对散文的入门印象,来自汪曾祺、周作人等人。语文老师教的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笔触可以随思绪游走,只要文气不断。可我觉得汪、周几位的散文,那是连形也不散的。主题明确,逻辑清晰,篇幅不长,文辞不藻饰,这种气质,就像《赤壁赋》《小石潭记》这些古文名篇,像日光下澈的水,谁来了都会说一句舒服。
而亮君的文字,显然深受汪曾祺等人影响,也走这一道,趋于我心中散文尽善尽美的形态。
但文风只是一方面,亮君自己在序言里写,散文最值钱的不是文笔,是阅历。我也非常认同这一句。他带团队拍纪录片,去往各种人间胜境,《解闷儿》“江湖远”那一章里收的都是游记,这经历一般人就很难复刻。不过,“阅历”不只是经历本身,更重在经历之下的感受力。哪怕去同样地方、看同样东西,也不会人人有同样的所感所想。他去到人迹罕至的墨脱,能写一篇,闯进北京中轴线上的广场舞阵,也能写一篇。在家哪也不去,养花养小虾,照样写得温情动人。流个鼻血都能写一篇!
归根结底,本身是个细腻、善感、多思的人,才能将一切经历毫无浪费地转化为阅历。
很好玩。你看平时的亮君,惜字如金,面无表情,是不容易想象他写这些的。
我跟他微信对话都是有事说事,一来一回就结束,不敢聊闲天儿。现实中他偶尔找我,分一些家里爆盆的植物,也就仨字:“这给你。”
我被他的文章种草了红观音竹,也买一盆养起来,某天在微博po了张竹子近况,突然微信叮叮进来好几条。
无穷小亮:语尘,我看你微博发那竹子,那竹子啊有空可以修剪一下。
无穷小亮:因为红观音竹吧,它特别容易长侧枝,会长特别多,修剪一下呢,它那型儿会好。
无穷小亮:(拿他家竹子举例,拍照片拍视频,详细说明修剪方法)×10条
无穷小亮:(推荐花盆,说竹子在北京用浅方紫砂盆、腰水养特合适)×3条
- 2025-05-13养宠物狗发现是黑熊俄罗斯一家人郊外捡到小
- 2025-05-13养猫咪的娜娜谁家的猫气死我了俺闺女养了一
- 2025-05-13上海领养猫最近上海10000只流浪猫养育
- 2025-05-13呼和浩特养猫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1500寻
- 2025-05-13养猫感染真菌癣抵抗力差小心猫癣
- 2025-05-13为啥要养骆驼养羊养牛养狗驼起致富路
- 2025-05-13觉得自己不配养狗一个不配养狗的人
- 2025-05-13儿子还不如狗养狗养儿不如养狗您认同吗
- 2025-05-13新加坡禁止养猫吗新加坡禁猫令或将废除允许
- 2025-05-06巴中家装装修报价529万回风精装三房卫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