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习育儿为什么要向宝宝学习如何育儿
题记:真实记录陪伴宝宝成长的感受因为家有小宝宝,一直在亲身陪伴;在陪伴的过程中,不仅亲眼见到宝宝的各种行为方式,也亲耳听到了宝宝呀呀学语的声音。在与宝宝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比如,宝宝为什么会哭个不停,晚上为什么不愿安心睡觉,为什么喜欢扔东西等;有很多的问题,我无法回答。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该如何做好一个爸爸。又该如何避规老人照顾宝宝时的一些不良习惯。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所以我得知道知自己该怎么做。由此,我就把自己在充过程中碰的到,想到的一些问题分享出来,让自己在育儿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希望宝宝能够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
从开如进驻头条到现在,差不多快3年了。写了150多篇文章,共30多万字。当然这个过程有点艰难,难就难在坚持。曾有那么一段时间,不想再写了。一方面,是工作太忙,只能抽空写写。另一方面,是这了这么多文章,又没什么收益,写来做什么呢?虽然也拿了几次青云奖,但说实在,如果是奔着青云奖来写的话,我坚持产不到现在。青云奖只能算是写文章的开胃小菜,当不了主食。真正促使我不断坚持写文章的动力就是——宝宝的成长。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中,见证他的成长,思考如何养育得更好,以及做更好的自己。
做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家长希望的那个样子去成长,这是错的。因此,就会不断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或者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其实这是不对的。做为家长,应该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到孩子相应的资源,让孩子自己蓬勃生长,成为孩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另外,还有很多家长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找到一条路,这是属于典型的好父母。但现实是,父母找的路,不一定是孩子想要走的路,也不一定就真的能找到一条多好的路。所以,做为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路,让他们去改变自己,开创属于自己的命运。
向宝宝学习:运动开启智能探索,与其说是人的天性,不如说是婴幼儿自我成长的天性。他们通过躲、藏、找、扔、摔、打、敲、涂、画、擦、洗、扫、爬、吃、喝、咬、吸、抓、掐、哭、喊、叫等各种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感觉,开启心智。而这种种行为方式看似简单和幼稚,其背后却隐藏着每一个宝宝成长的轨迹。在婴幼儿的眼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也是没有危险的,都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在他们充分调动自己感官来体验的时候,就是他们按部就班成长的时候。
婴幼儿的成长与运动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许说,运动开启和促发了他们的智能。从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到,每一个新动作的出现,就是一个智能机制新的起点。从出生最开始连头都不会抬,到会爬会坐和会走会路,所有的这些动作,都预示着宝宝们的成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正是因为婴幼儿的不断成长,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的增长,让照顾他们的家长们忙乱不堪。既要顾及他的心理感受,又要提防他们的安全。但也正是家长的这些充许或限制的行为和态度,左右和影响着宝宝们运动轨迹和心理承受能力。他们的性格也就在这看似不经意的举动中,一点一滴的产生了变化和分野。
如何看待孩子,如何看待我们自己,以及如何相互看待,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观念问题。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宝宝要玩台灯的电线,手已经伸过去并把电线拿在了手上时。有的家长会紧张而又夸张的大叫一声,“不能玩电线”,并快速的从宝宝手上把电线抢下来;还有的家长则会迅速去过去,先拔掉电源之后,再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然后再想办法,让宝宝自己主动放弃电线,并给宝宝做思想工作,或告知电线的危险性。很明显,两位家长的做法截然不同,宝宝的感受也就不同。
婴幼儿喜欢玩什么,什么时候玩,为什么玩,都是宝宝们自己决定的。我们不能说宝宝的行为是错的,但家长的处理方式,却会导致宝宝的心理成长偏不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有人可能会说,看到宝宝拿了有危险的东西或者做出了危险的动作,肯定要大声制止啊,这有错吗?错不错,我们分析一下就很明确了:首先,家长的安全意识是对的,尽量保证孩子的安全,这无可厚非,但处理方式有待商榷;其次,大喊一声就能把宝宝从危险的边缘给拉回来吗,不一定,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因为宝宝不会听你的,另外大声的喊叫,反而会让宝宝紧张。本来没事,反而被喊出事情来。生活中这种事并不少见,比如,宝宝在奔跑,家长看见后,大喊了一声。宝宝可能会因为惊吓而停止奔跑,但奔跑的惯性作用可能会让宝宝摔倒。所以,育儿观念大于育儿技巧,技巧好学,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却是难上再难。
妈妈才是宝宝小尾巴如前文所述,我只记录自己育儿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至于有没有逻辑性,并不是我所想要关注的,至于能不能拿青云奖,也并不是我的主要目的。能拿就拿,拿不到不算了,我只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能做好的,做自己可以做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写这些文章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做一个家长。所以,我并不在意你爱看还是不爱看,你爱不爱看,我都要写。当然,我也非常感谢那些关注并给我点赞、互动的网友,有了你们的评论,我更开心。
很多人都标榜自己是育儿专家,以个人的观点而言,只要是有孩子的家长,都是育儿专家。因为,在育儿方面,既有共性,更有差异。且个体差异才是育儿的本质。最近,发现我们家的宝宝,越来越调皮了。换句话说,就是越来越好动了。除了睡觉,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你不得不惊叹于他体力的充沛,精力过人。陪宝宝比上班真的要累多了,难怪很多家长情愿上班也不愿在家带孩子。的确,养一个孩子不是一件容易和轻松的事情。在这个方面,那些做妈妈的,其所付出的情感、体力、精力是男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有人说,妈妈是宝宝最好的老师,妈妈决定了宝宝的未来。
有人说,宝宝是妈妈的小尾巴,妈妈走到哪就跟到哪。其实这话应该反过来说,妈妈是宝宝的小尾巴,宝宝在哪妈妈就在哪。生养孩子是人的天性,更是女人的天性。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在他们结婚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因为总是怀不上宝宝,他的爱人都有些变态了。只要看到别人家宝宝,眼睛就一直在孩子身上转来转去。每次回到家,他的爱人都会跟他说,每次都有想把别人家的宝宝抱回家的冲动。好在,后来,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宝宝,这种冲动才彻底消失。可见,想做妈妈的女人都不容易,做了妈妈的女人都很伟大。
总结:女人比男人成熟得早,女人结了婚会更成熟,而男人是在有了宝宝之后才突然成熟的。育儿是一个高关注度的话题,只要一谈到孩子,家长们就有说不完的话。当然,每个人最喜欢说的,还是自己的孩子。所以说,你最关心的就是与你自己有关的东东,因此,我只写我自己的感受。总而言之,孩子的路得靠他们自己走,但家长要与时俱进的创造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言传身教,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如何做好一个家长,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 2025-05-13居民楼养狗怎么处理狗屎楼长自制清粪铲倡导
- 2025-05-13养狗特别心累养狗很累但另一方面狗的确是缓
- 2025-05-13快递员送的狗好不好养送快递的小狗也是被人
- 2025-05-13韩国大姐养猫俄罗斯人一半是猫奴民调逾半俄
- 2025-05-13广东养狗有多少只品种广州登记养犬超10万
- 2025-05-13学校养猫英短新手养猫入坑英短是首选
- 2025-05-13养猫的心酸感受养猫辛酸泪
- 2025-05-13部队宿舍可以养猫吗女旧军队的女兵为何都是
- 2025-05-06高新区家装装修风格参观100万科精装房看
- 2025-05-06法式小香风装修家这才是富贵千金的穿搭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