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县上门维修电器服务黑龙江延寿县电力全
“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这是黑龙江省延寿县的真实写照。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也是哈尔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通过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专业行业社会扶贫相补充,2019年年底,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但,一直以来,延寿县电力助力脱贫致富的脚步从未停歇。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以“农业帮扶”“产业帮扶”“结亲帮扶”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优势,铺就一条依靠充足电力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模式。
机井通电促进增收坚定脱贫信心
“春天的水贵如油,水田秧苗绿油油,稻浪滚滚在金秋,丰收之后能买楼。”6月10日,正值水稻分蘖关键时期。在延寿县转轴屯,屯长韩玉军一边乐呵呵地唱着自编小曲,一边进行田间管理。
“自从2019年4月电网改造后,水田机井用电不愁了,全村每年增收近50万元。”讲起转轴屯这两年的变化,屯长韩玉军总是滔滔不绝,有着说不完的喜事。
转轴屯是国家级贫困村,处于大山深处,共有有七成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的水田每亩年产量仅有800多斤,遇到不好的年头,扣除生产成本,几乎白忙活一年。
在脱贫攻坚实地调研中,国网延寿电业公司了解到转轴屯的贫困户人群有着强烈的脱贫愿望,但受地理因素和低电压的影响,每年都因严重缺水错过最佳插秧时节,秋收减产、绝产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贫困户的收入和脱贫的信心。
为解决水田的排灌难题,2018年4月初,赶在插秧黄金期到来前,国网延寿电业公司投资18万元,架设了710米的10千伏线路,给村里更换了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年底,1500多亩水田增产增收近50万斤。
“为了彻底解决转轴屯用电难题,让每眼机井都有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抢在插秧前,集中4天完成高低压线路建设。”供电所所长赵玉龙每周都要来村里巡查一次,了解电网改造后村里的用电情况。
农业收入稳定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更加坚定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将旱田改为水田。2019年,村里只有30眼排灌井,仅1年时间就翻了翻。
“庄稼的生长周期是固定的,插秧黄金期差一天产量可能都会差一大截。”韩玉军算着一笔靠农业增收脱贫的细账。自从进村的电力线路改造后,机井用电不成问题了,比传统的柴油机灌溉节约近三分之二的成本,水田的年产量也增加到每亩1100斤以上。
收成有了、腰包足了,现在转轴屯每家都配上了农用车,原来的目标是全村脱贫,现在大家都在琢磨着如何致富奔小康。
“产量上来了,效益也就出来了,一年一亩地比往年多打300斤,多收入400元左右,变压器安装后,种地痛快了。”村民代表张林振表示,要有效利用电力基础设施和脱贫政策迈向致富路。
转轴屯依靠电力发展农业成功摆脱“最贫困村”的标签,这也给县域内的其他贫困人群带来了希望。目前,延寿县机井通电已覆盖24.6万亩水田4076眼机井,惠及全县8000多户贫困户,高效率、低成本的农业生产方式,增加了近3成的综合收入。
“绿色引擎”强劲驱动扶贫产业发展
与转轴屯相距20公里的青川乡新民村,养殖带头人李延喜身残志坚,依靠强劲的“动力电”,他的扶贫产业已走上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并带动了14个身体残疾的贫困户共同走上脱贫致富路。
“以前养鹅一年收入2到3万元,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扩大规模成立合作社,去年盈利20多万元。”为让扶贫产业综合效益最大化,李延喜的养殖厂更换了现代化的养殖设备,从最初的1200只鹅发展到现在的3500只鹅,但电力不足导致饲料的供给严重滞后于大鹅数量的增加。
在黑龙江省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国网延寿电业公司通过驻村工作组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复工人员现场勘查设计,备齐材料。
“仅用1天时间,就解决了养殖厂的用电难题,避免了疫情期间扶贫产业的巨大损失。”驻村工作队队长董子剑全程参与了“动力电”的办理、安装过程,对供电公司上门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好评。
而在新民村山岗的另一边,另一名扶贫养殖带头人菅志国早已步入了致富序列,并琢磨着如何像李延喜一样,将养殖厂产业化发展,让参与其中的10余名贫困稳步踏上致富列车。
“原来的线路电压低,大米饭都做不熟,灯泡都不敢用大瓦数的。”菅志国家距离村中心较远,多年来靠着养鸡维持着艰难的生活。每到过年,他都用小车拉着小笨鸡去县里的集市出售。
“有时候一天也卖不出去一只。”菅志国一直想摆脱贫困,却没有资金也没有路子。
2019年年初,工作队队长董子剑帮他找到了销路,并得到了大型企业对养殖产品的认可,在工作队帮助下,菅志国扩大了养殖厂,与此同时,发展的瓶颈来了。
由于养殖厂需要动力电,距离村中心的电源点又太远,需要跨山搭建一条1500多米长的线路才能彻底解决用电问题。
“为不让一户贫困户因电发愁,我们开辟扶贫电力绿色通道,先让产业用上电,后续再补充一些流程上的材料。”对每一个扶贫项目的用电支援,国网延寿电业公司负责人黄鑫都要带队把关建设质量。
“去年养殖厂收入在18万元,今年准备打造一个集多层养殖、休闲旅游的绿色生态圈,形成一村一品产业链。”有了稳定的电力保障,董子剑对扶贫企业设定的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山下有“向天歌”、山上有“鸡喔喔”。扶贫经验的传导,让延寿地区各贫困村拓宽了防止返贫的新思路,菌类生产、加工基地、村办米业、酒业……各类村办企业让贫困群众既享受红利政策,又就地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在各类扶贫产业崛起的同时,电力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补齐扶贫短板问题,改善原有的电网网架薄弱环节,实施村村通“动力电”,让稳定充足的“动力电”转化成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驱动力。
如今,延寿县所有村屯实现“动力电”全覆盖,在加速扶贫企业的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同时,让更多贫困群众依靠红红火火的扶贫产业,增加了稳定的收入,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据相关统计,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延寿公司共投资977万元,改造10千伏线路10.397公里,改造低压线路42.858公里,解决延寿县19个行政村、38个台区动力电不足问题。同时,投资59.82万元,敷设电力电缆线路0.348千米,协助政府完成建设扶贫光伏电站47座,实现2158户贫困户持续受益。目前,在动力电这一“绿色引擎”的强劲驱动下,58个扶贫产业项目实现了稳定的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结亲帮扶”精准施策促进勤劳致富
“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换一个砖瓦房住。现在电力部门的帮扶责任人帮我圆梦了。”富星村的范旭东是贫困户里知名度最高的,能说会道有干劲儿,还是脱贫攻坚省检项目的“讲解员”。
多年来,范旭东一个人靠着仅有的几亩田地,供养2个孩子读完大学,经济特别吃力。国网延寿电业公司帮扶责任人对接范大叔以后,详细了解了致贫的原因,并帮助他申请保障房。住房问题解决了,2019年,范旭东年收入就达到了2.2万元,并转变角色,帮助责任人宣讲扶贫政策。
在建设农村电网保障扶贫工作的同时,国网延寿电业公司主动承担了富星村贫困群众的帮扶任务。通过精准分类、层层摸底排查,对脱贫意愿强烈的贫困户,优先实施帮扶,通过典型引导更多贫困人群走出困境。
“在解决住房、医疗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以思想脱贫为抓手,在攻坚时刻将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帮扶责任人黄鑫介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供电公司帮扶责任人以结“亲”形式开展帮扶工作,将过去“拉大网”、“撒芝麻”的粗放式扶贫,变为定地点、定项目、定人员的“三定”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从“输血”到“造血”的路径上下功夫,巩固脱贫成果。
“共产党养活了我一辈子!”富星村焦春福今年77岁了,从6岁开始变成孤儿,始终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成长。身下4个儿女中日子都非常紧凑,还需要领取低保金。
帮扶责任人了解焦春福的家庭状况后,立即帮助他申领低保户、完善贫困户医疗档案。现在,他每年有了近5000元的稳定保障。
“每周都来看我,生病了还帮我买药,胜似我的亲人!”谈起帮扶责任人,焦春福总是激动的眼眶发红,但更多的是感激。
“真扶贫、扶真贫”,国网延寿电业公司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45名职工驻村帮扶230余户贫困户,扶植贫困户养殖、引导贫困户打造庭院经济、帮扶贫困户跑市场、找销路、解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问题,成功实现了帮扶对象全部脱贫的目标。
在助力脱贫攻坚战中,哈尔滨供电持续优化农村电网,累计投入38亿元,实施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中心村改造等一系列惠及农业、产业的项目,覆盖了4.4万公里的输配电线路和1.5万个台区,全力全方位全过程助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 2025-05-13夏天屋顶养狗好不好养潍坊早春园小区一业主
- 2025-05-13低预算养什么狗比较好现在人买狗只要预算足
- 2025-05-13宿舍不让养猫广西一学生在宿舍养猫被没收学
- 2025-05-13最讨厌养狗不拴绳的人了大家对那些养狗的人
- 2025-05-13属猴和属兔的可以养猫吗鸡日冲兔适合属牛和
- 2025-05-13南京领养猫的暖心志愿者救助因疫情被遗弃流
- 2025-05-13养狗必备的10种表现手法养狗先了解狗的性
- 2025-05-13赚毛毛养猫猫养猫账单养一只猫每月到底要花
- 2025-05-13蓝山领养猫狗浅谈理想L8对比魏牌蓝山
- 2025-05-13岳阳领养猫免费免费领养宠物支付运费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