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烟花爆竹

世界杯德国星星国米球衣终于能绣上两颗星足

2024-06-05 来源:柚子资讯

国米冲刺第20冠,球衣绣星成焦点,足坛星章规则存分歧?

国际米兰俱乐部在本赛季表现出色,目前领跑意大利甲级联赛积分榜,离第20座意甲冠军奖杯仅一步之遥。一旦国米顺利夺冠,按照意大利足球界的传统,他们将能在球衣队徽上绣上颗"冠军星"。这不仅将彰显国米的辉煌战绩,也必将引发球迷对于"冠军星"规则的热议。

意大利足坛的"冠军星"传统可追溯至1958年。当年,尤文图斯在获得第10个意甲冠军后,在球衣队徽上方绣上了一颗金星,以示对球队卓越成就的永久纪念。三年后,尤文老板阿涅利向意甲联赛正式提议,建立"体育功绩金星奖"制度。他的想法是,每当一支球队在意大利联赛中累计夺得10次冠军,就可以在球衣上永久绣上一颗金星。

阿涅利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意甲联赛的采纳和推广。从那时起,"每10冠可绣一星"逐渐成为意大利职业足球的"惯例"。直到今天,意甲联赛方面也未就此制定强制性的官方规定,仍然给予了各俱乐部一定的自主权。

1960年代初,随着尤文成为支在球衣上绣星的意甲球队,其他传统强队也很快效仿。1963年,AC米兰在获得第10座意甲冠军后,也在球衣上绣上了一颗金星。1966年,国际米兰在夺得第10冠时亦步亦趋,成为意甲支拥有"冠军星"的球队。

进入1970年代,意大利"绣星"风潮愈演愈烈。1976年,都灵队在获得第10座意甲冠军后,也在球衣上绣上了一颗金星。1979年,那不勒斯在首次问鼎意甲冠军后,虽然还未达到10冠,但也主动在球衣上绣上了一颗银星,以示对冠军的纪念。

1980年代,罗马成为意甲支在球衣上绣星的球队。1983年,他们在获得第10座意甲冠军后,在球衣上绣上了一颗金星。此后,绣星风潮在意大利足坛持升温,更多球队加入了这一行列。

尽管"冠军星"在意大利足球界已成为一种"惯例",但直到今天,意甲联赛方面仍未就此制定统一的强制性规定。各俱乐部在是否绣星、绣星标准等方面,依旧享有一定自主权。

一些球队选择严格遵循"每10冠1星"的标准,有的则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例如那不勒斯在1987年就提前在球衣上绣上了颗金星,以纪念他们在1986年和1987年连两年夺冠的伟绩。而拉齐奥则在2000年获得座意甲冠军后,便在球衣上绣上了一颗金星,远未达到"10冠"的标准。

意大利足球界的"冠军星"传统虽然已经延了数十年,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球衣绣星的做法却存在较大分歧。

在欧洲,英格兰、西班牙、德国等主要足球国家的职业联赛中,并未像意大利那样形成统一的"冠军星"惯例。一些顶级豪门球队出于自身需求,仍在球衣上绣有代表荣誉的星星图案。

例如,英超劲旅利物浦在2019年获得欧冠冠军后,便在新赛季球衣上绣上了颗冠军星,以纪念他们在欧战的辉煙战绩。而拜仁慕尼黑则在2017年获得第27座德国杯冠军后,在新赛季球衣上绣上了四颗绿松石色的星星,以示对球队在德国杯赛事中的卓越成就。

在南美洲,关于球衣绣星的做法则与欧洲大为不同。绝大多数南美球队都会根据自身在国内联赛和国际赛事中的冠军数量,在球衣上绣上相应数量的星星。

例如,阿根廷球队博卡青年在获得第24座阿甲联赛冠军后,便在球衣上绣上了颗星星。而巴西劲旅帕尔梅拉斯则在2022年获得第11座巴西杯冠军后,在新赛季球衣上绣上了颗星星。

在南美,一些球队甚至会将世界杯和洲际杯等国际赛事的冠军也纳入绣星标准。乌拉圭凭借两次世界杯冠军和15次美洲杯冠军,在国家队球衣上绣有四颗星星;阿根廷则因为三次世界杯冠军和15次美洲杯冠军,在国家队球衣上绣有两颗星星。

南美足球界对于绣星标准也缺乏统一规定,存在一定分歧和混乱。有的球队只计算国内联赛冠军,有的则将国际赛事成绩也纳入考量。绣星数量的具体标准也因俱乐部而异,整体缺乏明确规范。

回到意大利,虽然"冠军星"在当地已成为一种"惯例",但其合理性和公平性却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单纯以意甲冠军数量作为绣星标准过于简单和片面,忽视了球队在其他重要赛事中的成就。

例如,国际米兰虽然只获得19座意甲冠军,但他们在欧冠赛场上的战绩同样辉煌,是欧洲俱乐部历史上支获得三次欧冠冠军的球队。按照目前的"惯例",国米即便在新赛季获得第20座意甲冠军,在球衣上也只能绣上两颗星星,与他们在欧战的卓越成就显然不太相称。

另一些人则认为,意甲联赛方面应当像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制定出明确统一的绣星标准,而不应将这一重要的规则完全交由各俱乐部自行决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冠军星"的公平性和权威性,避免出现标准不一、做法混乱的局面。

无论是在意大利还是世界其他地区,关于球衣"冠军星"的规则都存在一定分歧和争议,亟待统一和完善。作为体育界的经典符号,它所代表的含义和荣誉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规范。

中国房地产业杂志

环球市场期刊

体育世界电话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