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圆叶毛茛

世界杯纪念冰山杯惨案笑柄与误读1974年

2024-06-05 来源:柚子资讯

姆韦普·伊隆加突然冲出扎伊尔的人墙,将足球尽可能地踢得老高。里维利诺被吓了一跳,立马背过身,以防被阿迪达斯的“电视之星”击中(译者注:74年世界杯共使用了两款足球,包括“智利”和上届使用的“电视之星”)。马里尼奥和雅尔津霍目瞪口呆,一旁的内林霍愤怒地抗议。就在几秒前,尝试突破扎伊尔防线的他刚被防守球员粗暴地放倒。罗马尼亚主裁尼古拉·拉尼亚径直走向伊隆加,亮出了手中的黄牌。

球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顿时哄堂大笑。然而,在这个笑话里,隐含的内情要比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凶险不少。这则轶事直到今天还常常被当作段子传播。

1974年德国世界杯,伊隆加在盖尔森基兴的花园体育场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了足球传奇故事集。伊隆加和扎伊尔队被永久地当作了天真的笑料。但是,伊隆加和扎伊尔队也同样以远比上述桥段积极的方式,永久地改变了非洲足球的面貌。

作为1974非洲杯的冠军,扎伊尔六年内两夺桂冠,并且成为首个闯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撒哈拉以南国家。西德世界杯预选赛的结果绝非巧合,扎伊尔的实力在当时的非洲区具有绝对优势。不同于世人所描绘的那样,扎伊尔是光荣的开拓者。或许没有扎伊尔人的努力,就没有1990年的喀麦隆人和2002年的塞内加尔人所取得的成就。它很好地鼓舞了下一代。

1974年世界杯上的扎伊尔球衣

率领扎伊尔进军1974年西德世界杯、在埃及捧得非洲杯的幕后英雄是前南斯拉夫国门贝拉杰·维迪尼奇。他曾出战1960年欧洲杯与苏联的决赛,手中还握有1956年奥运会的银牌和1960年奥运会的金牌。

扎伊尔主帅有着远大的目标。维迪尼奇之前曾率领摩洛哥打进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1934年的埃及以来首支参加世界杯的非洲球队。在那届杯赛上,他们曾让鼎鼎大名的西德队措手不及。在莱昂,摩洛哥带着1比0的领先结束上半场。可惜在强敌的反扑下,还是以1比2落败。他们在谢幕战逼平了保加利亚,最终体面地结束了世界杯征程。

对维迪尼奇个人而言,率领扎伊尔在世界杯上与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将是个光荣时刻。不过,在1月法兰克福的抽签结果则对扎伊尔人不那么友好。除了南斯拉夫,他们还将面对强大的欧洲新锐苏格兰,以及卫冕冠军巴西。

扎伊尔主帅维迪尼奇

扎伊尔总统蒙博托给予了球队巨大的财政支持。统治扎伊尔长达30年之久的蒙博托长期饱受争议,在他死后的2011年,《时代》杂志将他作为非洲独裁者的典型。虽然球队被分入了一个死亡之组,扎伊尔的高层权贵们依旧对他们的国家队报有巨大期望。

在蒙博托的指示下,扎伊尔全队享有优渥的奖金待遇。维迪尼奇在摩洛哥取得成功后被扎伊尔挖来,每场胜利后同教练组和球员一道能够分得巨额奖金——有时是现金,有时则是土地。对于在西德举行的赛事,蒙博托的期望很大,甚至有些不切实际。而扎伊尔的球员们则认为只要能限制强敌,哪怕是体面的输球,仍会获得奖金。

不过,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扎伊尔正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在世预赛征服摩洛哥后,蒙博托感觉他的小伙子们已是战无不胜了。而在飞往西德前几个月,做客埃及夺得非洲国家杯的成绩更是令他头脑发热。

大独裁者蒙博托是非洲三大暴君之一

蒙博托73、74年前后两次到访中国会见毛主席

在通往世界杯之路上,扎伊尔淘汰了维迪尼奇的前东家摩洛哥。摩洛哥名声在外,队伍组织有序,战术纪律强。然而,摩洛哥首战出人意料地0比4惨败赞比亚,这使得他们将在金萨沙迎来生死决战。在圣塔塔拉斐尔球场的8000名(也有说法是接近20000名)观众面前,扎伊尔和训练有素的对手踢得有来有往,场面僵持不下。而如果这场双方战平,回到主场得土安的摩洛哥获胜即可取代扎伊尔进军世界杯。

尽管扎伊尔队攻势如潮,摩洛哥人则轻描淡写地它们全部化为无用功,展现了非洲霸主的底蕴。但是,下半场风云突变,扎伊尔人开始对摩洛哥人进一步施压,不惜使用犯规手段。意图通过大量的铲抢让摩洛哥人失去了熟悉的比赛节奏,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利用门前的一次混乱,扎伊尔取得了领先。结果,至少打平才有机会进入世界杯的摩洛哥人不得不倾巢出动。

主动权完全来到了扎伊尔人手中,而打进首球的肯博很快又入一球。这下,让原本还沉浸在沮丧之中的摩洛哥人失去了理智。扎伊尔的进球功臣肯博踩踏摩洛哥后卫的动作更是火上浇油,他也被因此驱逐出场。埃科法·姆邦杜则在摩洛哥人的伤口上又撒了把盐,打进锁定胜局的第三球。扎伊尔提前一轮打进世界杯。

在扎伊尔感觉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摩洛哥人愤怒地要求重赛,但这一请求立刻被非洲足球回绝。作为回应,摩洛哥选择拒绝参加同扎伊尔的次回合比赛。2比0,扎伊尔不战而胜。而随后进行的非洲国家杯也不会再次上演扎伊尔和摩洛哥的“战争”,因为摩洛哥为全力准备世预赛,已经放弃了参加资格赛。作为替代,在这次世预赛帮了扎伊尔人大忙的赞比亚将参加这届杯赛。

在这届赛事里,扎伊尔共打进14球,恩达耶·穆兰巴一人就打进9球。决赛是世预赛的重演,扎伊尔战胜了老对手赞比亚。常说实战是最全面的检验,对蒙博托而言,这是世界杯前最完美的备战。

球队出征前的蒙博托踌躇满志

扎伊尔的世界杯首秀在多特蒙德进行,对手是苏格兰。尽管最终0比2落败,整场比赛双方互有攻守,扎伊尔限制了对面球星威利·奥蒙德的发挥。其实,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也正是因为这场差距算不上悬殊的失利,使得苏格兰成为本届赛事中唯一一支以不败战绩被淘汰的球队。

作为一支球风勤勉的球队,维迪尼奇麾下的大腿可不止肯博和穆兰巴,还包括在球场镇静自若地指挥球队、被法国记者称作“黑贝肯鲍尔”的布万加·西曼。中场马福拉·马武巴技术出众,是球队的组织核心。要是分到一个相对容易的小组,扎伊尔还是很有希望出线的。

首战苏格兰,扎伊尔队的表现还算正常

5天后的盖尔森基兴,展现在南斯拉夫队面前的是一支面目全非的扎伊尔队。由于承诺的奖金没有兑现,扎伊尔无心恋战,南斯拉夫趁机大开杀戒,9比0狂胜。比赛前20分钟,就已经3比0了。维迪尼奇被弟子们的场上自暴自弃的表现惊呆了,作为抗议般的回应——毕竟对手是自己的祖国,换下了首发门将卡扎迪·姆恩巴。这也同这场比赛一起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独特的一幕。

局面并没有好转。替换姆恩巴出场的图比兰杜·恩迪姆比的首次触球就将球从球网中捡起,而且比赛刚进行到3/4的时候,他们就以10人应战了。这一结果不可避免地给蒙博托的政府官员带来巨大震动。扎伊尔的球员们被明确告知,如果他们想平安地回家,那么同巴西的比赛就不能输3球以上。

主帅维迪尼奇赛前怎么也没想到同自己祖国的比赛会变成一边倒的屠杀

在不顾一切的伊隆加将自己的名字写进世界杯传奇故事集的那一刻,场上比分已是0比2。日后他承认,那是他拖延时间的手段,而不是世人所乐见的因蒙昧无知而上演的非洲式奇葩表演。第3粒进球最终还是到来了,但扎伊尔人最终将0比3的比分守到了终场(译者注:原文有误,伊隆加做出惊人之举时扎伊尔已经3球落后)。他们平安地回了国,然而却成为了“丧权辱国”的过街老鼠。蒙博托一不做二不休,掐断了国家队的经济特权。

这场比赛真的高于生命了

“历史一刻”

维迪尼奇溜之大吉,执掌哥伦比亚国家队,而他那些一度风光无限的昔日弟子们则大多日后穷困潦倒。马福拉·马武巴1984年逃到了法国,在那当了一名裁判,在98年法国世界杯前一年离世,年仅48岁(译者注:他的儿子里奥·马武巴日后成为了法国国脚,并参加了14年巴西世界杯)。

在冰山一角,扎伊尔在1974年世界杯上旅程上写满了灾难:三战皆墨,一球未进,净吞14弹。首战苏格兰展现了顽强的作风;次战南斯拉夫早早举了白旗,一败涂地;收官战对巴西上演了荒诞不经的“英雄史诗”。

但在冰山下,则是扎伊尔队开拓进取的一面。维迪尼奇率领他的球队打入了1972年非洲国家杯半决赛,并在两年后夺魁。两项成就之间,还有踩着大热门摩洛哥打进1974年世界杯的壮举。

世界杯传奇故事的主角伊隆加

40多年过去了,当人们谈论上世纪70年代的扎伊尔队时,对伊隆加的荒诞行为仍旧充满了误读。遗憾的是,伊隆加再也没有机会去为自己辩解了,他在2015年因病离世。扎伊尔和伊隆加身上可以探讨的有很多,但而今只留下了啼笑皆非的刻板印象。扎伊尔如今已叫民主刚果,也再没能打进世界杯决赛圈,因此仍没有机会去冲淡那些负面形象。所幸,伊隆加在历史前夕见证了他的国家闯入了15年赤道几内亚非洲杯半决赛。

列强林立的非洲大陆已是今非昔比,民主刚果若想有朝一日重返世界杯,必将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他们做到了,到那时,在善于博眼球的媒体报道下,扎伊尔和伊隆加的段子势必又将经历新一轮的消费。毕竟,那是没有高清大图的上古传说。

注:原作载于thesefootballtimes网站,作者Steven Scragg,译者小酷

中国水运杂志

当代会计编辑部

河南建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农业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