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脑瘫症状脑瘫应如何治疗
1岁宝宝脑瘫症状 脑瘫应如何治疗
一、脑瘫产生的原因
1、缺氧窒息:包括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2、部受伤:如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
3、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先天畸形。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脑瘫可能性大大增加(脑瘫儿童中约有40%的体重低于2500克)
4、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
5、孕妇的原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孕妇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原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还有孕妇的某些慢性疾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药物过量等)。妊娠时的环境变化: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时,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如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影响,尤其对8周以内的胚胎更为敏感,引起胚胎的分化发育障碍,产出先天畸形。妊娠期外伤:妊娠期外伤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而母亲妊娠期外伤与婴儿脑瘫发病有密切关系。此外,妊娠期外伤还会引起胎盘血流减少、胎盘血栓形成和胎膜早破,甚至很小的外伤也可使胎儿死亡或胎儿早产。
二、脑瘫在临床上的表现
1、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发现有脑瘫的高危因素。如怀孕期感染、风疹、严重妊高症,出生时窒息,早产儿,严重黄疸,出生后颅内出血等。
2、出生后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
3、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
4、运动发育落后。如3个月到4个月大的俯卧位不能竖头或抬头不稳,4个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5、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
6、姿势异常。脑性瘫痪患儿异常姿势有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俯卧位婴儿时期(3~4个月以后)表现为俯卧位时屈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或不能抬头,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肩部着床,臀部高举;仰卧位头后仰,下肢伸直,有时呈角弓反张姿势。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位时腕、肘、肩、髋、膝、踝关节等均可同时平置于床面,呈青蛙仰卧状。
7、反射异常。脑瘫患儿神经反射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
三、脑瘫的并发症状
1.智力低下:约有2/3以上患儿智能落后,约1/4为重度智能落后,痉挛型四肢瘫及强直型脑瘫者智能常更差。手足徐动型患儿智能严重低下者少见。
2.视力障碍:约25%~50%的患儿伴视力障碍,最常见者为眼球内斜视和屈光不正,如近视、弱视、斜视等。少数有眼震,偶为全盲。偏瘫患儿可有同侧偏盲。视觉缺陷可影响眼-手协调功能。
3.听力障碍:约有25%伴有听力减退甚至全聋,以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手足徐动型患儿最为常见。
4.感觉和认知异常:脑瘫患儿常有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缺失。患儿多缺乏正确的视觉空间和立体感觉,其认知功能缺陷较为突出。患儿对复杂的图形辨认力差,分不清物体形状与其所处空间背景的关系,对颜色的辨认力也很差。
5.语言障碍:约1/3至2/3患儿有不同程度语言障碍。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困难,构音不清,不能说成句的话,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患儿完全失语。手足徐动型和共济失调型患儿常伴语言障碍。痉挛性四肢瘫、双侧瘫患儿也常伴语言障碍。
6.癫痫发作:至少有10%~40%以上的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癫痫发作,以痉挛型四肢瘫、偏瘫、单肢瘫和伴有智能低下者更为多见,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患儿则很少见。
7.口面、牙功能障碍:约有25%的脑瘫患儿伴有吸吮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经常流涎,有些患龋齿或牙齿发育不全,这些症状以手足徐动型患儿最为多见。
8.情绪、行为障碍:大多数脑瘫患儿有情绪或行为异常,此与脑功能受损有关。大量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脑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体受损时,可引起患儿情绪异常。患儿常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脾气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动,有的有明朗感、快活感、情绪不稳定等,手足徐动型患儿较为常见。此外,多数脑瘫患儿表现有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行为散乱等。偶见患儿用手猛击头部、下颌等自身伤害的"强迫"行为。
9.骨与关节发育畸形:最常见的上肢畸形有: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拇指屈曲或可伴有内收以及手指屈曲等;常见的下肢畸形有:骨盆倾斜,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髋内收,髋屈曲内旋等,膝关节屈曲,膝内翻,膝外翻,髌骨脱位或半脱位,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马蹄足畸形,爪形趾畸形以及脊柱侧凸和椎体形态异常等。
10.其它:多数患儿有体格发育落后,营养不良且因免疫功能低下,常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患等。患儿因躯体运动、感觉、智能、语言、情绪、行为等单项或多项缺陷,以致常有学习和社交困难。通常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与上述并存的相关缺陷相互影响。智能障碍加重语言障碍,各种感觉、认知障碍、癫痫发作、学习困难等又加重智能障碍。
四、脑瘫的主要治疗方法
药物疗法
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
1、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每次0.1g/1片,每日三次,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
2、进脑细胞DNA合成,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增强脑功能,供给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调节脑神经活动的药物;如古立西(脑酶水解片),每次1-2片,每日三次;螺旋藻片(胶囊)每次1-2片每日三次。
3、充多种维生素,如21-金维他,每次1片,每日1-2次。
4、条件的医院的可交替选择如下注射针剂(作用与片剂一样):脑活素,脑多肽,乙酰谷酰胺,胞二磷胆碱等。
手术
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978年由意大利一名外科医生创立并很快在全世界推广。因为大脑皮质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不能控制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某些神经纤维是造成肌张力增高的主要原因,因而作SPR手术就是运用现代电生理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寻找出并切除这些神经纤维,令过分活跃的反射弧回复稳定,改善痉挛。成功率大约在50-80%。手术后还要进行康复训练和肌力平衡协调训练。该手术的适应症是年龄5-7岁,单纯性痉挛性脑瘫,智力基本正常,肌张力3级以上,有一定的控制运动能力,同时没有肌张力低下、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肉挛缩等情况。
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
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手术是目前治疗脑瘫最安全满意的技术,是世界上唯一将手术计划系统、手术定向*及手术操作平台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微创技术,开创了微创治疗脑瘫的新时代。[1]能有效解除:痉挛降低肌张力、矫正畸形、恢复持重力线,改善双*叉、足尖着地、马蹄足等症状,实现生活自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瘫患儿智力。
中医药疗法
1、刺疗法(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
2、按摩疗法;
3、药疗法。
- 2025-05-06搞装修的歌唱家全网千万粉丝男歌手去整容了
- 2025-05-06苍梧家苑洋房装修改造高新区苍梧系多层带院
- 2025-05-06常平装修家装公司东莞常平召开违法建设拆除
- 2025-05-06哥哥家未装修前哥哥非要在老家盖房不在城里
- 2025-05-06孩子满月后可以装修家吗孕妇能住刚装修完的
- 2025-05-06邓点点家装修设计师102名女友心甘情愿给
- 2025-05-06佰家粥店的装修粥店加盟满朝佰家粥铺生意好
- 2025-05-06欢乐颂安迪家装修地砖不谈风格但提高居住舒
- 2025-05-06宝山家装装修工艺装修公司擅自增项怎么办宝
- 2025-05-06高邮家装e站装修公司上海装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