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不就地养老而要还乡呢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不就地养老而要还乡呢?
古时候的官员为什么退休后,要告老还乡,而不就地养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其实古代和现代都退休制度是不一样的,古代的官员对于退休年龄并没有限制,只要干得动,都可以继续,如果不想继续做官,告诉皇帝,如果皇帝同意了,就可以直接退休。有的时候在皇帝面前失宠,再也得不到皇帝的重用,也会选择退休。
首先,在古代退休的正确叫法是“致仕”,意思就是把官职归还给君主。每个朝代官员退休的年龄有所不同,但一般规定是在70岁退休,而古代人的寿命普遍比较短,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工作在岗位上,直至去世。当然也有客观因素导致的退休,比如说个人遗愿,无心官场或者身体状况欠佳等,会提前回乡养老。
那么古代官员退休后,有没有养老金等优待呢?答案是肯定的,历朝历代对待退休官员待遇问题都十分重视,“老有所养”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通常三品以上的官员退休后仍旧有参与国家大事的权利,一些重大的祭祀、宴会等也会受到和之前相同的待遇。
至于养老金,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规定,例如汉代时,之前工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他们退休后每月可以继续领之前三分之一的养老抚慰金。唐朝时,五品以上的退休官员可以拿到之前一半的工资,而朝中重要的功臣则可以享受和在职期间一样的工资,对于六品以下的官员虽没有养老金,但是可以得到优渥的土地,放到现在地可比工资之前多了。
宋朝时期,退休官员的待遇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享受带职退休的权利,退休后还能晋升一级,参与到国家大事中,唯一和在职官员不同的是,手中不会再握有实权。明清时对于退休官员的待遇差不多,起初还享受原来的工资待遇,但后来这一制度被取消,官员退休后不在享有退休金,但每月会给一定量的粮食,至少吃不用愁。
而现在,年轻人选择留在大城市打拼,主要还是看重大城市的资源,教育、医疗、娱乐等各个方面的资源都远远好于小城市,有利就有弊,在大城市打拼也就意味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和竞争。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会要面对各自的生活难题,我们只需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即可。
- 上一篇:古代造反的藩王为何只有朱棣能成功
- 下一篇:揭秘古人吃一碗米饭有多奢侈
- 2025-05-13居民楼养狗怎么处理狗屎楼长自制清粪铲倡导
- 2025-05-13养狗特别心累养狗很累但另一方面狗的确是缓
- 2025-05-13快递员送的狗好不好养送快递的小狗也是被人
- 2025-05-13韩国大姐养猫俄罗斯人一半是猫奴民调逾半俄
- 2025-05-13广东养狗有多少只品种广州登记养犬超10万
- 2025-05-13学校养猫英短新手养猫入坑英短是首选
- 2025-05-13养猫的心酸感受养猫辛酸泪
- 2025-05-13部队宿舍可以养猫吗女旧军队的女兵为何都是
- 2025-05-06高新区家装装修风格参观100万科精装房看
- 2025-05-06法式小香风装修家这才是富贵千金的穿搭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