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梦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2024-01-24
来源:柚子资讯
《梁州梦》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梁州梦
元稹 〔唐代〕
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李建)、乐天(白居易)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译文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醒时萦绕心头情事,由于压抑往往变得更为强烈,便借梦境或幻觉来表现,这就是所谓潜意识。《牡丹亭》的“惊梦”,杜甫的《梦李白》,都是此种潜意识作用,文学上屡有反映。
此诗的前两句描写梦中之境,情调欢乐、兴致浓烈;后两句描写梦醒之后的情景,笔锋转折、怅然若失。此诗语意简洁,主要特点是布置得法,情味调度,以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衬托出两人的深厚情谊。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两句写入梦。元稹与白居易中进士后又同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制举“拔萃”登科。按唐朝惯例,进士录取放榜,皇帝即在曲江赐宴,然后登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曲江、慈恩寺向为长安名胜,平时更少不了骚人宴饮,墨客流连。元稹和白居易也曾有多次游寺。此诗先把往昔经历的画面剪辑成梦。慈恩寺为高宗李治纪念生母长孙皇后所建,有十三院落。“院院”不仅加强“景深”,也深化了偕游情趣。此是虚景,虚中有实。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两句写出梦。伴随亭吏的吆喝,画面从慈恩寺梦中情景,转为梁州驿亭醒时惊觉。此是实境,实中有虚,前后相映成趣。“排去马”为此诗艺术构思关键,上承“院院游”盎然游兴,下承惊醒时索寞意绪,先让时间交迭产生错觉,又把空间拉开扩大距离。此种“大跨度”“大写意”结构方法,具有跌宕对比的强烈艺术效果。
此诗平平叙事,无惊人之笔,委婉情致全蕴蓄记叙中,体现唐诗“本色”特点。元稹“忽惊身在古梁州”,也同样表现了浑融真醇情性与蕴藉无尽风流。
- 上一篇:煤气灶打不着火怎么办
- 下一篇:凉思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相关文章
- 2025-07-03瑜伽前热身怎么做瑜伽前热身运动有哪些
- 2025-07-03附子泡水喝的功效
- 2025-07-03八种症状都是内分泌失调惹的祸
- 2025-07-03六类人群易患肺结核要加强预防
- 2025-07-03两个小妙招赶走经期瞌睡虫
- 2025-07-03妙老中医治男性疾病的水果方男性保健
- 2025-07-03做瑜伽前怎么热身热身的小妙招
- 2025-07-03春夏之交这些食物让你健脾补气
- 2025-07-03老人夜晚易发4种急症
- 2025-07-03领导如何学会批评和表扬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