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
2023-12-19
来源:柚子资讯
历史揭秘: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
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古人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师长】
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
《韩非子·五蠹》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
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
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
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
【夫子】
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
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论语·子张》: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山长】
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
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
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
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
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
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
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教谕】
原为宋代京师小学和武学中的学官名。
明清时期,县设“县儒学”作为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
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
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
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
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
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
【先生】
“先生”一词的最初含义是先出生的人,
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以及《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其中的“先生”均是称呼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后来,“先生”一词被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
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相关文章
- 2025-05-13郑州养猫要证明养猫需要办证
- 2025-05-13不想养猫是为什么还要养猫为什么有人喜欢猫
- 2025-05-13哈尔滨养狗攻略哈尔滨修订养犬条例管理服务
- 2025-05-13国际领养猫咪美媒7只波斯猫继承超30万美
- 2025-05-13大爷怎么养猫邻居大爷爱养猫隔壁小伙难入眠
- 2025-05-13没物业可以养狗吗小孩你家有宠物吗物业公司
- 2025-05-13上饶横峰领养猫爸妈我想回家这群世界各地的
- 2025-05-13养猫封床背板新手养猫攻略接猫预防
- 2025-05-13家里养猫可以办居住证吗有孩子的家里可以养
- 2025-05-13别人养的狗自己养的牛牛和狗人生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