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草茉莉

安史之乱的叛军内部有哪些分裂力量他们内部

2023-12-19 来源:柚子资讯

安史之乱的叛军内部有哪些分裂力量?他们内部起过哪些内讧?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安史之乱,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这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安禄山在洛阳自称皇帝,国号燕。几个月前,他率领的叛军势如破竹,把大唐军队打得屁滚尿流,很快就占领了大唐的东都洛阳。

在称帝这个问题上,安禄山表现得急不可耐。如果他知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想必就不会那么着急了,后来的结局可能就会不同。

但是,他称帝了,建立了正式的国号,就表示和大唐彻底决裂了。此时,叛军的力量处在顶峰,大唐的命运是灰暗的。然而,叛军内部的一些分裂力量也正在积聚。

安史之乱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巨大,唐朝耗尽国力,两次向回纥借兵,才把叛军平定。然而,考察安史之乱过程中叛军的操作,就会发现,这场叛乱唐朝之所以能够平定,跟叛军内部的三次内讧是分不开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内讧,一则跟安禄山、史思明的个人性格有很大关系,他们两人性格暴烈,性情无偿,动辄处罚身边人员,让跟着他的人都缺乏安全感。二则是权力的争夺,这个很好理解,大家都想当老大,都想做皇位。

三则是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念的统领。安禄山起兵时,打的旗号是"清君侧",清理的对象便是杨国忠。后来杨国忠被杀了,他就没有再提出具有号召力的旗号了,缺乏统一的思想,让整个叛军到了后期就成一团散沙。如果叛军内部能团结一致,建立统一的思想,增强凝聚力,那这场战争,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

光源与照明杂志社官网

车时代杂志

花溪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