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压电蜂鸣器

揭秘明朝四大监察组织是怎么互相夺权的

2023-12-19 来源:柚子资讯

揭秘:明朝四大监察组织是怎么互相夺权的?

揭秘:明朝四大监察组织是怎么互相夺权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明史》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百多年,其开国皇帝朱元璋集勇气和聪明,利用自己过人的胆识和领导力一手建立了王朝。

而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吸取前朝教训,专注于中央集权的掌控,分别设有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六扇门,这些神秘的组织都为皇帝的中央集权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要说最厉害最强大的组织莫过于西厂。势力遍及全国,并且吸收了很多江湖人士以及各国各地区猛士,杀手和官员不计其数。

二、短命的西厂依然压过东厂和锦衣卫。

先来说说东厂,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建立了锦衣卫,而后来的朱棣觉得力度还不够大,便在锦衣卫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东厂。

东厂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冷血杀手,原因之一就是东厂内都是太监,用以限制锦衣卫以及监察百官,东厂拥有的许多特权锦衣卫都是没有的,它就像是现在的核弹一样,只有一个指挥官,就是国家领导人。

如此强大的东厂却在另一个组织手上拿不到一点好处。因为东厂本来是为了维护皇帝中央集权的一个利器,后来却成为了朝廷中的宦官用来破坏朝政的工具,所以为了限制东厂的势力,设立了另外一个机构。如此强大的东厂在这一个组织手上拿不到一点好处,并且迅速削弱。

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大名鼎鼎的西厂建立,西厂全称“西缉事厂”,而西厂建立的初中就是管理东厂和锦衣卫以及行使东厂和锦衣卫能做和不能做的是!因为是管东厂和锦衣卫的,其职权自然是要高于东厂和锦衣卫。

有一句话叫“东厂不敢做的事,西厂做;东厂不敢管的人,西厂管。”这是出自电影《龙门飞甲》中的一句话。也彰显了西厂在职权和范围上的广大。

西厂在包揽了监察和抓捕的工作之后,又在全国各地广撒耳目,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西厂的人。所管辖的范围包括中央官员、地方官员、老百姓以及外来商户和流民等等,当时西厂设立没过多久就有内阁人员上奏说道:“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网太密”这就是西厂带来的政治影响力。

反正只要是在大明国土中的人,都得受管束。并且西厂还可以自行抓捕罪犯和逃犯以及一小部分的刑事权。面对这样无所不能的西厂,就不要说官员和锦衣卫、东厂了,连皇亲国戚都得乖乖服从管制,可见西厂的势力之大,实力之强!

三、六扇门的延续和发展

六扇门这个组织其实在唐贞观(李世民)年间时就已经建立了并且委以重任,只是在这三个朝代中都没有很大的发展,所以也就不太出名。

但是到了明朝就不一样了,明朝万历年间,由于贪官和官员之间的腐败越发的严重,甚至出现了内外呼应的局面,于是万历皇帝建立了一个集合了武林高手、密探、捕快和杀手的神秘的组织。因为这个组织比较神秘,并且组织中的主要建筑物是坐北朝南的,其中有三个大门,每个大门有两扇门,所以称为“六扇门”。

由此,历史上著名的明朝六扇门就出现了,而六扇门的存在就是为了治理那些贪污腐败案,主要任务是处理案件,和之前的锦衣卫、东厂、西厂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六扇门的处事手段也是很果断凶狠的。

六扇门在当时是由三法司组成的,对于三司法,《商君书·定分》中记载:“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

当时的三法司是刑部、督察院和大理寺三个监察和审理案件的机构,也是国家法律的中心。明朝历史上大多数的大案、奇案都是六扇门处理的,其中最厉害的省察就是“三司会审”。

在三司会审途中,假如一直不招供,就会联合刑部以及大理寺的刑罚来行刑所谓“不肯服辩者,具由大理寺奏请,会同刑部、都察院或锦衣卫堂上官,於京畿道问理。”

在六扇门面前处理了很多的案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打压推翻魏忠贤的斗争中六扇门付出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最终胜利的成果也是对六扇门实力的肯定。

最后的话

从洪武十五年到万历年间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六扇门四大组织,他们各自之间相互制约,也彼此协助,共同给皇帝的中央集权掌握提供服务。

但其中东厂的建立是为了制约锦衣卫;西厂的建立是限制东厂的权利和势力。这其中的利益关系很明显,西厂无论是在政治权限以及势力范围还是对百官和百姓的监控上都是领先于东厂和锦衣卫的。

但是很多时候他们所管辖的范围不会互相冲突,有合理的安排,为皇帝服务,都为加强皇帝的中央集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至于六扇门,他的实质性质就和其他三个不太一样,六扇门是负责刑法,破案,所以不太好和锦衣卫、东西厂比较!无论如何,论势力都是西厂最厉害,但是这四个组织各有千秋,也都有功绩。

锦衣卫、东厂、西厂、六扇门,四个机构,也有四种工作模式,多种监察权利,西厂是锦衣卫和东厂的限制机构,而东厂是锦衣卫的限制机构,所有最终也是西厂最厉害。但是为了中央集权,不管谁都是皇帝不可脱离的统治利器!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

中国食品杂志

交通科技与管理期刊

丝网印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