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皱叶丁香

桓温独揽朝政十余年为何却没能称帝呢

2023-11-24 来源:柚子资讯

桓温独揽朝政十余年,为何却没能称帝呢?

桓温是东晋权臣,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谋篡晋室,用了很长时间,虽然几乎就要成功了,但最终功亏一篑。不是桓温实力不够,也不是皇权的反抗,而是士族联合反制。士族门阀在桓温完全掌控了方镇、基本掌控了中枢,而且司马氏皇族和大部分朝臣都屈服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联合反制桓温,挫败了桓温篡夺晋室的企图。

桓温的篡权之举,无疑是对门阀政治的破坏,必然遭到士族门阀的反制。王坦之、王彪之和谢安等士族,不惧实力强劲的桓温,联手反制桓温,以确保门阀政治能得以延续。由此可见,士族是门阀政治的坚定支持者。任何企图门阀政治格局的行为,都是士族所不允许的。当年王敦失败,就源于此。

谢安能劝退桓温,就是因为谢安并非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了整个士族门阀。桓温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所以桓温没有效仿王敦直接武力逼宫,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他制定了“北伐-建功立业-建立威望-废立皇帝-逼皇帝禅位”的篡权路线图。在桓温第三次北伐大败时,桓温的这个路线图遭到了巨大挑战,后来更是遭遇士族门阀的联合反制,最终败北。

值得注意的是,桓温的这个篡权路线图,和东晋末年权臣刘裕篡晋立宋一模一样。这意味着桓温的篡权路线图,被刘裕继承了。为什么桓温失败,而刘裕成功了呢?当然是和门阀政治密不可分。桓温篡权时,东晋的门阀政治兴盛,桓温遭遇了强大的阻力;而刘裕篡权时,门阀政治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刘裕没有遭遇什么太大的阻力。如果把桓温和刘裕换位一下,那么结局当然会不一样。

美国如何申请大学

美国研究生留学费用

有名美国留学中介

留学美国如何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