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工程钻机

隼鸟起名只有日本敢想敢做小小的隼鸟2号却

2025-10-21 来源:柚子资讯

12月6号,在外太空流浪了6年之久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往地球投掷了一个带样本的返回舱,然后潇洒的转身,消失在深空的夜色中,开启了它的下一趟旅程。有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感觉

隼鸟2号与目标行星

相信大家对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一定不会陌生,正是它的存在,才让人们清醒的意识到日本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国地位,以及它令人生畏的科技实力。与时常在国际舞台上叫嚣,标榜自己航天大国地位的印度不同,日本一直很低调,默默的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蓦然回首,却发现他们已经达到如此高度了。

隼鸟2号长1米,翼展宽度1.6米,高1.25米,重仅600公斤,与我国8.2吨的“嫦娥5号”比起来,块头简直不要太小了。就是与重量1529千克,同样执行小行星采样任务的美国“OSIRIS-REx”号相比,其重量也没有可比性。

隼鸟2号的投影

可就是这只有600公斤的小小探测器,在执行采样任务的时候,一口气投掷了7.8个小探测器,辅助器完成任务,一时之间让人眼花缭乱,感觉隼鸟2号的肚里好似哆啦A梦的四维口袋,里面有拿不完的宝物。也只有日本这个诞生出哆啦A梦的国家,才能想出这种让人惊讶的设计,并且把这设计付之于行动,达到理想的效果。

让我们细数一下,从隼鸟2号上,到底投掷了哪些小探测器:

一、2018年9月21日,隼鸟2号向目标小行星投掷了两个直径约18厘米,高7厘米的小探测器,这两个小探测器分别取名:MINERVA-II1A和MINERVA-II1B,其目的主要是对小行星的土壤进行分析,并且传回数据

被投掷的两个探测器

二、2018年10月3日,隼鸟2号再次向目标小行星投掷一个名为MASCOT的小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带有广角镜头,其主要目的是对小行星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测,人类首次拍摄小行星地表相片,就是这个探测器拍摄的,可惜的是这个小探测器没有轮子,只有一条摆臂做微幅度调整。

人类利用MASCOT探测器,首次近距离拍摄小行星内部相片,是不是有种露天煤矿的感觉

小行星内部相片

三、2018年10月24日,隼鸟2号向目标小行星投掷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标记球,其目的是测量小行星的引力场,并且为将来着陆做定位

隼鸟2号投掷标记球

四、2019年2月21日,隼鸟2号开启首次采样任务,利用下方的采集样本的长管接触地面,并随即发射一颗子弹撞击地面,收集扬起的灰尘。(这个不知道算不算)

五、2019年4月5日,开始第二次采样,这次隼鸟2号向小行星投掷一颗铜质炮弹,炸开一个直径约17米的坑道,此举是为了采集小行星内部的原始样本

隼鸟2号投掷炸弹

六、2019年5月10日,投放第二个标记球(隼鸟2号肚子里总共有5个这样的球),这次投完后,7月11日,就正式开始了第二次的采集任务,踏上返回地球的返程

七、2020年12月6日,在 返回地球低空轨道后,隼鸟2号向地面投掷了一个直径约40厘米,重约10级千克的返回舱,返回舱内装有这次采集小行星的样本。随着返回舱安全降落在澳大利亚沙漠的南部,也意味着隼鸟2号的任务圆满成功。

隼鸟2号返回舱被回收

6年时间、50多亿公里的航程,在没有大力宣扬的情况下,日本的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以它眼花缭乱的操作,完成了一个艰难的任务。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探测器,竟然内含乾坤,精准投放这么多的探测器,辅助它完成任务。也被他们深空网络技术、遥感卫星技术、深空探测人工智能技术等震撼到了。

太阳系中有众多的小行星,哪一颗,才是我们探寻的目标?

隼鸟2号已经背负着新的任务,将在2026年和2031年分别到达它的下一个目标。不知道其肚子里面是否还有“货”,为它的下次任务做准备?

你对日本有如此高精尖的航天技术是什么感受,不妨到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

康颐

E动时尚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