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的症状,发现体征早治疗
2023-09-06
来源:柚子资讯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发现体征早治疗
脊髓空洞由于空洞形成的位置和大小不一样,引起的症状也不同,一般多发部位是颈和胸交界脊髓内,在早期会出现相应地方疼痛症状,也会出现肌张力下降的症状,需要尽早治疗。
1.本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呈极缓慢的进展。由于空洞所在位置、大小及范围的不同,症状也不一致,其好发部位多在颈胸交界的脊髓内。早期症状多为相应支配区自发性疼痛(空洞始于中央管背侧灰质后角底部),出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逐渐扩大至双上肢和胸背部,呈短上衣样分布的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触觉和深感觉保存,病人常发现损伤后无痛觉而就诊。晚期空洞扩展至脊髓丘脑束,出现空洞水平以下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2.前角细胞受累出现相应节段肌萎缩、肌束颤动、肌张力减低和腱反射减弱,空洞位于颈膨大时双手肌萎缩明显。空洞水平以下出现锥体束征,病变侵及第8颈神经~第1胸神经侧角交感神经中枢则出现Horner征。
3.关节痛觉缺失可导致神经源性关节病,关节磨损、萎缩和畸形,关节肿大,活动度增加,运动时有摩擦音而无痛觉,即夏科(Charcot)关节。皮肤营养障碍也较常见,如皮肤增厚、过度角化,痛觉缺失区表皮烫伤、割伤造成顽固性溃疡和瘢痕形成,甚至指、趾节末端无痛性坏死、脱落(Morvan征)。晚期可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和尿便失禁。
4.延髓空洞症很少单独发生,常为脊髓空洞的延伸,多不对称,症状体征多为单侧性。空洞累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出现面部洋葱皮样痛温觉缺失,自外侧向鼻唇部发展;累及疑核引起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累及舌下神经核伸舌偏向患侧、同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累及面神经核出现周围性面瘫;前庭小脑通路受累出现眩晕、眼震和步态不稳。
相关文章
- 2025-07-03螺旋藻的功效螺旋藻有哪些好处
- 2025-07-03马博士谈营养之八十三冬至吃饺子
- 2025-07-03练习瑜珈的好处男人练习瑜珈有哪些好处
- 2025-07-03毒性最大的三味中药要谨慎使用
- 2025-07-03老人坚持运动能防治疾病
- 2025-07-03肌肉萎缩的类型及危害怎样治疗肌肉萎缩
- 2025-07-03老年人多吃洋葱少得病
- 2025-07-03艾滋病潜伏期检测怎样治疗艾滋病潜伏期
- 2025-07-03法国将对所有国外住院病人进行细菌抗药性检
- 2025-06-27昆明家装设计卧室简约装修房子小卧室怎么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