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早就有铁锅了为何时人多以鼎甑缶为烹
南北朝早就有铁锅了,为何时人多以鼎、甑、缶为烹饪器具?
根据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甚香美。”这可谓是最早关于炒菜的最早记录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南北朝时期早就有铁锅了,为何时人多以鼎、甑、缶为主要烹饪器具?
究其原因,是因为南北朝时期的冶铁工艺还并不发达,虽然当时的人们已经用上了铁锅,但冶炼出来的铁还含有许多杂质,其纯度并不是很高,因此会在人们烹饪食物的时候导致锅底变黑,同时也顺带着将食物的味道以及色泽变得差上许多。
不过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放心使用铁锅的方法,那就是先在铁锅中烧一锅热水,然后将之倒掉,再用蒿草与猪油膘依次反复擦洗,直至铁锅刷不出黑水就可以了。(《齐民要术·卷九·炙法第八十》:“着水釜中,以干牛屎燃釜,汤暖,以蒿三遍净洗。抒却水,干燃使热。买肥猪肉脂合皮大如手者三四段,以脂处处遍揩拭釜,察作声......汁清无复黑,乃止。”)
至于铁锅到什么时候才成为古人的主流烹饪器具呢?一直要到宋朝时期,制造铁锅的技术才逐渐被完善。因为宋朝的钢铁产量可谓是历朝历代之最,其年产量最高可达八百万斤,因此在满足军用之后,才会有大量的生铁流入民间,被铁匠打造成铁锅。
而根据《东京梦华录》所记载,当时不光有炒鸡、炒羊,甚至还有炒牡蛎、炒蟹等海鲜美食。而且宋代著名词人苏轼还曾作诗《食蚝》:“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炒菜的诗词,宋·秦观《次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兼简邓慎思》:楚山冬笋斸寒空,北客长嗟食不重。秀色可怜刀切玉,清香不断鼎烹龙。论羹未愧蓴千里,入贡当随传一封。薄禄养亲甘旨少,满包时赖故人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普米族节日普米族是怎样过新年的
- 下一篇:芬兰LS26机枪用机枪打出步枪准度的精度
- 2025-05-06高级感古老藏族家创意装修浓郁文化传统风格
- 2025-05-06承德家装办公楼装修公司承德家居装修北京净
- 2025-05-06潮木家装修公司潮木家全屋定制整装包含哪些
- 2025-05-06成都装修设计家成都口碑好的十大别墅装修公
- 2025-05-068平米客厅一家三口装修新家装修两年后让我
- 2025-05-06奉化整体家装装修公司宁波岩板铺贴行情奉化
- 2025-05-06把家装修成狗狗基地带着基地的狗子们来一个
- 2025-05-06海门市家乐卧室装修公司海门文旅产业招商推
- 2025-05-06合肥三家大装修公司合肥比较靠谱的装修公司
- 2025-05-06把家装成了中式装修把新家打造成新中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