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刚从河里出来该怎么养防治家蚕血液型
广西当前蚕茧的价格日益上涨,蚕农们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上养蚕这个项目中,然而,脓病一直都是他们头疼的问题。夏季是家蚕最容易引发脓病的时节,这种疾病的存在,使蚕体受到严重伤害,最终得到的蚕茧也卖不出什么好的价格。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脓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我家的蚕先前就被这种疾病感染,严重的时候发病率可高达50%,在不断的探索中,如今也有了针对此病的经验。家蚕血液型脓病并不是没有防治解决方法,下面我分享一下个人经验,从发病原因,症状鉴别以及防治措施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家蚕不同类型特征的血液型脓病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因以及发病规律1.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因
①疾病根源——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家蚕NPV)
这种疾病的病原是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毒在家蚕体内组织细胞核内形成一种特异的包涵体,我们称为多角体。这种多角体的存在,使本病与家蚕病毒性软化病,以及浓核病有了本质的区别,更是不同于中肠型脓病。
②病原特性
该病毒的感染能力与存在位置相关,宿主体内形成的病毒感染较强,那些处在宿主外的病毒粒子受到外界元素的影响,感染力度减弱,甚至是丧失。同时,裹在多角体内的病毒粒子,要比游离型的病毒粒子感染能力强,当然它还会受到温度、日光以及药剂等因素的影响。
显微镜下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之所以会发病,正是因为核型多角体病毒在作怪,而它们的病情则受到病毒粒子特性的制约,有的看起来严重一些,有的不是很严重,不同状态下的病毒粒子,稳定性亦是不同的。
2.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规律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感染有两种,包括创伤感染和径口感染两种,而其发病规律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才能够做好发病的后续工作。
①创伤感染
定义:指的是病毒从蚕体本身的创伤处侵入体内,从而造成了感染。发病规律:这种方式通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接触蚕体时,人的一举一动,包括喂食、清理蚕沙、上蔟等操作,都有可能令家蚕受到创伤。在人工创伤接种下,个体发病率为100%。②径口感染
定义:指的是家蚕在进食时,食用了被病毒或者是多角体污染过的桑叶,从而造成了感染。发病规律:这种方式的规律就是较为普遍,根据我的观察,生产中主要还是以径口传染为主,我家先后几次均是如此,而桑叶之所以会受到污染,是由于蚕座中的桑叶被病蚕的浓汁沾染,别的蚕只食用,就出问题了。正进食的家蚕,桑叶若受污染则脓病会大肆传播
3.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来源
说到来源,这是针对径口来说的,它的感染方式属于间接型,来源可以从环境入手,也就是受到感染的外在条件。
①病毒存在的场所
目前对于一些蚕农来说,养蚕的条件还比较简陋,病蚕尸体和烂茧往往是病毒藏匿之处,一旦散开来了就迅速引发疾病。在简陋的蚕室中,卫生条件也许做得不够好,养蚕过程中,病毒往往就会在污染到桑叶,或者是对蚕沙处理不当造成桑园污染,脓病就会产生了。
②病毒传播方式
传播的方式跟蚕室的清洁度相关,除此之外,会通过野外的昆虫发生交叉感染,患有此病的昆虫将排泄物留在桑叶上,家蚕食用了,一样会被感染。
这样的烂茧处理不当,很容易就使家蚕染病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症状鉴别这种疾病属于家蚕亚急性类的传染病,发病的时间较快,小蚕大概在3-4天内死亡,而大蚕时间稍微延后1-2天,夏季炎热,温度的升高使得病程缩短,发病速度加快,我们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辨别出受感染的家蚕有什么特征,才能挽回损失。
1.一般症状
①表现:家蚕血液型脓病一般的症状表现为狂躁爬行,身体肿胀,体色乳白和体壁易破等等。
②症状:家蚕身体肿胀,则环节的形态各不相同,有拱起来的,也有节间膜突出的,有的甚至是前后环节相套起皱褶;家蚕体色乳白,明显部位是在腹脚基部及气门周围,此处观察更明显;体壁易破时,在家蚕活动之时有大量乳白色浓汁流出,经过之处留下乳汁的痕迹,最终汁尽而亡。其他现象很容易观察出来,就不一一列举了。
家蚕血液型脓病一般症状
2.严重症状
①表现:家蚕血液型脓病严重时,会在匾内不安徘徊,狂躁爬行。
②症状:处于这个时期的家蚕,它们的运动完全没有规律,在狂躁爬行时也是没有目标的,多数蚕会爬到边缘后常坠地而死。发展到严重时期,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为该类疾病了,如有条件者,可以进行实验室诊断。
严重患病而死的家蚕
家蚕幼小时抵抗力低下,且肉眼不易于观察,定期检查的工作必不可少,当然,大蚕同样会患病。不同时期的症状也都是不同的,发展到病情严重时,已经无可救药了,学会如何辨别该病的症状,是一门必修课。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防治方法家蚕血液型脓病如今较为普遍,尤其是在每年六七月份的时候,甚为严重,但是这种疾病,只要做好防治工作,还是能够把损失的量最小化,根据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给大家介绍5点重要的措施,实用且高效。
1.养蚕布局合理化
养蚕合理布局是产出高质量茧的重要因素,通俗来说,就是每一年养蚕的量,以及时间的间隔等等。我们广西地区都是全年多次养蚕,提高亩桑产茧率,往往在合理布局上做得不到位,相邻两期之间的蚕间隔时间过短,导致病毒相互传播,同时,对于桑叶的进食造成了不平衡,家蚕抵抗力下降,就会被感染上血液型脓病了。
在此我建议,相邻两期家蚕时间留到7-10天最为合适,这段时间足够清理上一期残留下来的杂物,同时还能合理采摘和清理桑叶,防止进食量不足。
不同期的桑叶需要合理分配进食量
2.消毒工作科学化
消毒工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针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在进行消毒时,要把握时期,同时还要做得彻底。在开始养蚕之前,需要消毒的场所有蚕室、贮桑室、蚕具以及周围环境,小蚕期是消毒工作的重点时期,小蚕发病时容易感染到整片蚕区,发育不同程度的家蚕分开饲养,能够保证病毒感染的力度大大减小。
消毒工作科学化,除开以上的内容,还要包括选好消毒剂。消毒可以选用氯制剂和石灰浆等等,效果都会比较好,注意使用时候按照正规操作来进行。我家习惯使用石灰水(0.5%-10%新鲜石灰浆)消毒,效果明显。消毒工作不单是在养殖前进行,要经常进行,才能做到科学化。
新鲜石灰浆制作消毒液
3.避免交叉感染
家蚕血液型脓病可通过交叉感染引起,桑园中的昆虫就是活生生的中介物质,昆虫所携带的病毒遗留在桑叶上,加餐进食过后就遭殃了,所以说,治虫工作不能够少。昆虫的体液往往是病原的所在,比如流脓和吐液,在桑叶质量受影响的同时,蚕也在悄悄发病了。桑园治虫可通过药物来进行,可使用40%灭多威2500倍防治,也就是每背包水里加40%灭多威6毫升,安全间隔期为13天。
蚕农在桑园里检查虫害情况
4.家蚕提青可防治污染
家蚕提青是养殖家蚕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就是指在家蚕眠期筛选不眠蚕,也就是青头蚕,分批次进行管理。那些不眠的蚕患病的几率极大,对健康的蚕有潜在的危害性,坚决淘汰掉,污染性就没有那么高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出现的几率低。除开青头蚕,发育迟缓的蚕也一并分开,别觉得可惜,避免因小失大,同时蚕座和蚕体的消毒工作依然不能停。
这类蚕要进行提青操作
5.加强管理,增强蚕的体质
蚕的体质良好,则不容易被病毒感染,疾病发生率很低,这方面的管理需要加强,包括催青和饲养过程等等。催青就是将家蚕孵化的操作,直接影响到蚕本身对病毒的抵抗性,对于温度的要求在各个时期是不同的,整体来说是15-26℃,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及时收蚁,防治蚁蚕饥饿。进食要求,是要保证蚕食用的量要充足、新鲜,这样能更好地摄入营养成分,在采摘、运输和贮存桑叶时要做好计划。
对于家蚕体质的增强,还需要使其避免受到刺激,诱发病毒。农药和氟化物等,均可造成刺激。
催青不久的小蚕健康成长
最后的总结患有家蚕血液型脓病的蚕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根本等不到结茧的那一天,每年都有诸多蚕农,亏在了这种疾病上,如何防治是极为重要的。家蚕血液型脓病不论是在家蚕发育的哪个时期,它都是一直存在的,防治工作贯穿整个养殖阶段,我家之前刚养蚕时损失不少,后来才慢慢学习着去处理,效果令人欣喜。
以上的经验分享,但愿对大家有帮助!(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End................
- 2025-07-03崩漏丸是什么怎么诊断是不是得了崩漏
- 2025-07-03健康饮茶的12个禁忌药茶
- 2025-07-03揭秘引发内分泌失调的五大元凶
- 2025-07-03不同部位的皱纹反映不同的健康问题
- 2025-07-03春季养生宜分三个时间段
- 2025-07-03连绵阴雨湿气重怎么祛湿
- 2025-07-03产后恶露不尽四款食疗方帮你来缓解
- 2025-07-03户外怎样防晒在户外怎么做可以防晒
- 2025-07-03冬季滋补勿忘排毒推荐六款排毒药茶
- 2025-07-03脸型不同防衰老的对策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