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信息

丰台区维修感应门记者探访多家基层卫生服务

2024-05-11 来源:柚子资讯

最近,随着“新十条”深入实施,北京对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也转为保健康、防重症。虽说绝大多数感染者是无症状或是轻型病例,但感染后如何居家康复、如何就诊救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药品供应紧张,医疗人手短缺,一方面感染人数激增。针对这些问题,北京3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起发热、咽痛、咳嗽等11种症状的救治工作。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应对?他们又推出哪些快速有效的诊治举措?记者前往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

老人感染缺药,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专班送药上门。

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药房窗口张贴出缺药通知。关注1 药品供应紧张怎样解决措施:想方设法调剂药品身边亲友不断感染,网上、身边药店却一药难求。这让刚出差回京的李女士有些恐慌,“我出了半年的差,前天才回到单位,一位同事说她咽痛,我和她聊了也就两分钟,今天一早就有些不对劲儿。”李女士告诉记者,为确定自己是否也被感染,她决定到小区南侧的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测抗原,也顺便买些连花清瘟,“没想到网上买不到,服务中心也没药,真让人恐慌。”12月12日下午,记者到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访,迎面碰到李女士正无奈离开。

用药紧张的情况,一走近该中心的南大门便可感到。记者发现正面玻璃门上贴着一纸告知,称该中心药房连花清瘟及退热药暂时无货。为有效引导人流、分隔患者,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玻璃大门两侧还各开设一个小门,患者自东门进,就诊后从西门离开,看上去很有秩序。记者推开东门进入,门口一台自动测温仪。按照一位“大白”的要求,记者返身测温后进入走廊。只见走廊西侧是挂号、缴费窗口,东侧便是药房。一位医生见记者询问药品问题,她直接回应:“没有连花清瘟,没有布洛芬,要是想买就去医院发热门诊。”见记者有些失望,她又说,“明天早上8点你过来看看能否买到,我们每天都在找药,紧急调药,不知能否调剂到。”

药房窗口玻璃上也贴着一张告知,上面写着:“目前我中心药房连花清瘟及退热药暂时无货,请您谅解。”通知落款时间为“2022.12.9”。“我们没统计卖了多少盒,即便能进到药,数量也不会多。”“你明天早上8点来排队试试能否买到。每天我们都在想各种办法紧急调药。”药房一名负责人表示。

12月13日9时30分许,记者接到了李女士的电话,“今天一早我买到药了,”她高兴地说,“你赶紧去排队吧,兴许还能买上。”

近期,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对症药品紧张问题。12月12日、13日、14日连续三天,记者先后致电朝阳区安贞社区、丰台区大红门社区及顺义区天竺镇等卫生服务中心,得到的都是药品紧张信息。“没有抗原。我个人也不建议测抗原,测了也没意义,还白花钱。如果有发烧、咽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对照症状治疗就行了。”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同时,多位医生也表示,虽然缺药,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紧急调剂相关药品。

关注2 如何让患者实现快速就诊措施:分级诊疗向效率要“人手”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面临感染人数激增等情况,人手短缺问题在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同程度存在。但不管是阳性患者还是其他疾病患者,秉持“一个也不放弃”原则,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想办法应对,各家中心普遍采用开通24小时热线、线下+线上问诊、增强医疗力量等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居民就医问题。

12月13日下午,在密云区鼓楼东大街6号的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管当日患者就诊量比往日人数翻了一倍,但中心北大门前并未排起长队。记者了解到,这正是因为该服务中心为应对就诊高峰、确保居民就医而采取了调整布局、提高诊疗效率等方法。

该中心将中医科及其他相关诊室全部开放。在保障集中隔离点等抽调人力情况下,中心要求医生全部返岗,中医科开放了8个诊室,8位医生同时坐诊;全科开放有6个诊室,12位医生同时坐诊。针对中午、晚上时段,全科诊室也安排了医生值班,从而为居民不间断提供医疗服务,“我们想同时间赛跑,打赢这疫情放开后第一波感染高峰这场‘硬仗’。”该中心主任戴君国表示。

为提高诊治效率,该中心还全面调整了所设窗口布局。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一共有4层,收费窗口原来设在一层,二层为全科诊室,三层为中医科室。为尽最大努力防止居民因聚集缴费而交叉感染,中心在二层、三层均开设了收费窗口,并安排志愿者专门服务利用自动缴费机缴费的老人。“虽然也排队,但是排队快,看医生快,缴费也快。”一位居民说。

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在后院一处独立区域建起一间“智能无接触发热哨点”。对于体温超过37.3℃的患者,医生会将其引导到发热“哨点”。该“哨点”状似一间白色塑钢房,设有患者、医生单独出入的两道小门。一伸脚,“哨点”感应门自动打开,医患双方进入各自空间。“哨点”内部被一块玻璃挡板分成医、患所在的两个独立区域,双方利用对讲设备沟通交流,并通过可视电话、一体机等进行转诊和信息报送,全程实现无接触流行病学史采集、医学检查、隔离、转诊呼叫、信息报送等工作。

从消毒、诊疗到患者完成诊疗离开,整个诊疗过程流畅而高效。在患者离开后,医生还可对其所在的空间进行空气消毒及紫外线等终末消毒。“经过一段练习,现在大家对‘哨点’的使用已得心应手,这也免去了医务人员反复穿脱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预警能力,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戴君国说。

据介绍,自12月8日以来,前来这里就诊的患者每天有2000人次上下。此外,该中心还开通了24小时咨询热线,采用“线上+线下”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用药建议和转诊指导。自12月8日至12月12日,该中心就接诊患者10172人次,其中发热、咽痛等11种症状患者230余人次,通过热线为居民指导用药1000余人次。

关注3 居家突发重症怎么办应对:“绿色通道”保障居民及时就医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昌平区回龙观派出所东侧,服务社区40余万居民。该中心下设两个分中心及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400余名医护人员。至目前,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起医疗专班及近百个家庭医生团队。这几天,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也翻了一倍。

“以往,中心接待患者不到200人次,后来就诊量直超600人次。”该中心副主任娄树静介绍,中心医疗专班也始了24小时值守,家庭医生们则通过社区居委会加入到各社区居民所在的微信群,“中心还特地为因感染而居家的居民建立了台账,每小区设立一名负责人,家庭医生电话随访,了解居家人员需求,并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医疗问题。”

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布了4部热线,其中两部专为孕产妇服务,且安排有专人守护,确保家庭医生能第一时间处置。对于感染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们不仅在线开处方、在线指导,还会安排志愿者送药上门。此外,该中心还分别为独居老人、孕产妇、儿童以及需要透析、放疗化疗患者各自建立了台账,并派出家庭医生一一对接,对其中重点人员进行一对一随访。“拿到药,我这心里可踏实了。虽然我还没症状,可是一家人都阳了,我就带着他们的身份证来买药了。”居民顾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在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们和社区居委会互相配合,也同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医联体医院联动,对有外出就医需求的患者提供预约、转诊“绿色通道”。

前不久,58岁的林先生突然晕倒,消息自社区反映至中心,医疗专班的医生们第一时间联系积水潭回龙观院区就诊。林先生CT显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因患者病情危重,积水潭回龙观院区建议转诊。医疗专班又立即联系北大国际医务科负责人,组织脑外科医生进行线上会诊,了解病情后紧急转诊。当日12时22分,林先生进行了急诊手术。协调转院整个过程仅用了1小时10分钟。

康女士的转院也没耗多久。一天清晨,康女士在家中意外摔倒,左眼睑被玻璃划出2cm伤口,鲜血淋漓。医疗专班接信后第一时间电话指导她处理伤口,并联系就近医院进行缝补手术。然而因为伤口在脸上,几家医院回复说达不到康女士希望的“缝针不留疤”效果。看着伤口一直渗血,医疗专班一边安抚康女士情绪,一边协调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处理。“整个过程都有医生陪着,慌乱的情绪就慢慢平复了。”康女士说。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应对突发而至的感染患者激增的同时,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利用已经建立的“健康档案”,对老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妥善医疗服务。大安山乡地处房山区西北部深山,辖区内住有4000余名老弱病残。考虑到乡亲们出山看病难,大安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0岁以上的500余位老人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开展起“视频问诊”医疗服务新模式。该中心负责人王金辉告诉记者,中心还提前对一些慢性病人的用药做了安排,“对于家住深山的慢性病患者,为避免交叉感染,我们提前开了‘长处方’,一次给他们开两个月用药。目前大家手里的用药足够。对于一些年轻人,我们还公布了热线电话,大家还可以通过视频问诊。”

专家建议疲劳饥饿熬夜是病毒感染和康复的大忌感染者应该怎样居家康复?症状消失后怎样应对?居住环境怎么消杀?……针对市民普遍关切的问题,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韩红医师给出了一系列建议。

●提高免疫力。目前病毒仍具有较强传播力,休息好是战胜疾病的关键,疲劳饥饿及熬夜会使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影响疾病的恢复。

●关于用药。目前病毒感染的症状以发热肌痛为主要表现,可以服用一些解热镇痛类药品,而像流涕、鼻塞、咽痛等症状,则可以对症服用感冒药。若无明显症状或轻微症状,可以观察不用药。若体温大于38.5℃,服用退热药,每次服用时间尽量间隔8小时以上,若一种药效果不好,可以更换剂型,辅以物理降温。若高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或高龄基础病多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警惕重症,警惕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发热原因,及时诊治。

●多补水。病毒感染后有的人先有头痛、鼻塞、咽痛咽干等不适,后出现发热,有的人会先发热,伴肌肉酸痛,一般持续2-4天,发热症状逐渐缓解,部分人会遗有咽痒、咳嗽、声嘶等症状。建议患者多喝水,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

●防止再感染。随着感染症状消失,体力也会慢慢恢复,但此时仍不宜开展重体力活动。有的患者咽部症状会持续两到三周。后续也可以吃些对症的药,如果症状持续或反复,要警惕合并细菌性感染的可能,及时就医。

●关于隔离。目前病毒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播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家庭成员之间很难做到绝对隔离,目前以家庭为单位感染的人数增多。家庭中只要一人感染,其他人就很难幸免。一般病毒潜伏期2至7天,当家庭成员出现症状,其他人都可能已经感染,再隔离也不能保证不感染,所以,如果没有单独隔离的条件,也不强求一家人各自隔离。

●房间消杀。开窗通风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但目前天气较冷,可能大范围通风有限。居家环境消毒可以用含氯消毒液、酒精喷洒消毒。在喷洒酒精消毒时,切勿靠近明火,以防引发火灾。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张淑玲 文并摄

流程编辑:u00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国外就医中介

肺癌出国看病去哪好

安德森医院服务中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