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是一个宦官为何却能葬在皇陵呢
2024-04-01
来源:柚子资讯
王承恩是一个宦官,为何却能葬在皇陵呢?
明十三陵葬着明朝的皇帝,可以说是皇室的陵墓,按理说里面埋葬的只有皇帝和妃子之类,为何这样的皇陵中却有一座太监墓,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此时朝中大臣躲的躲,投降的投降,已无可用之人,崇祯不得不任命王承恩为提督京师,据《明史》记载:“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尽管王承恩顽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没能保住北京城。
眼看大顺军就要攻入皇宫,王承恩又力劝朱由检效仿建文帝伪装出逃。朱由检却以“君王死社稷”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
万念俱灰的朱由检为了不让妻女受辱,命嫔妃们自尽殉国,而曾得他疼爱的公主也被他狠心砍杀而死。
此时的皇宫空空荡荡,唯有王承恩亦步亦趋陪伴在朱由检的身边,在他的陪同下,朱由检登上煤山,放眼京城,处处狼烟,哭嚎阵阵。
朱由检在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诏后,自缢于槐树上。
面对朱由检的死,王承恩没有一毫办法,他痛哭不止,对着朱由检的遗体跪拜在地,叩头不止,以至血流如注,行了三跪九拜之礼后,也自缢而亡。
攻破紫禁城的大顺军将朱由检及周皇后的尸体被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后来思陵),而王承恩也被草草地葬在朱由检的附近。
然而大顺军还没坐稳皇位,就被入关的清军打得四散而逃。清军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顺治掌权后,为了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了安抚汉人,在听说了王承恩的事迹后,不光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还专门在崇祯陵寝的附近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寝,让他与朱由检生死相随,并亲自在碑上撰写“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八个大字,以颂扬他忠心不事二主的精神。
- 上一篇:玉兰到底喜欢武松吗真相是什么
- 下一篇:为何的历朝历代中巴蜀地区造反次数是最多的
相关文章
- 2025-07-03保健养生勿闯五大认识误区
- 2025-07-03美国最新研究发现O型血女性怀孕难
- 2025-07-03春季多吃啥颜色食物可消除疲劳
- 2025-07-03类固醇5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的护理怎么样
- 2025-07-03紧急情况的自救方法有哪些
- 2025-07-03冬季要养生必吃三黑
- 2025-07-03六类食物可杀精男性朋友要慎食男性保健
- 2025-07-03老年人夏季游泳九大细节时间不宜过长
- 2025-07-03常见的缓解压力的做法男性保健
- 2025-06-27家装选哪家装修公司好装修公司找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