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024-02-02
来源:柚子资讯
附骨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好发于2-10岁的男孩。多发于四肢长骨,发病部位以胫骨为主,其次为股骨、肱骨、桡骨。发病急骤,先有全身不适,寒战,高热达39℃一40℃,口干,溲赤,便秘;初起患肢疼痛彻骨,1-2日内即不能活动。继之皮肤微红微热,胖肿骨胀。如发生在大腿部时,红肿则不易觉察,病变的骨端具有深压痛和叩击痛,可作为本病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大约在发病后3-4周化脓,此时身热持续不退,局部色红胖肿.骨胀明显。溃脓后,脓出初稠后薄,淋漓不尽,不易收口则成窦道。患处可摸到骨骼粗大.高低不平,以药线或探针探之,常可触及粗糙死骨,此时即转为慢性附骨疽。此后常反复发作,流脓,瘘管经久不愈,或时发时愈,窦口周围常并发湿疮、脓疱以及色素沉着。窦口凹陷,死骨可能是一大块,也可能是数小块,小的常能自行排出,大的不能自出,必须待死骨排出,疮口方可愈合。辅助检查:血白细胞计数高达30X1旷几以上,中性粒细胞在80%一90%,血沉加快,血液细菌培养常为阳性。99m锝-MDP、"?镓骨显像对早期诊断本病有帮助。X线摄片常在发病2周左右在于骺端显示有模糊区和明显的骨膜反应,并可见囊肿状的软组织阴影,数周后可有骨质破坏影象,周围骨萎缩,死骨和空壳形成,以后可见硬化的死骨阴影。CT检查较X线检查可明显提早发现病灶,并可清楚地显示软组织的变化,可明确炎症位置。[鉴别诊断]一、流注发于肌肉深部,并不附筋着骨;具有一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点;溃后一般不会损骨,故病程较短,愈合较快。二、流痰好发于骨关节间;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迟缓,约6个月至一年以上;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质;常可造成残废。
- 上一篇:孩子乱发脾气妈妈怎么办育儿
- 下一篇:观耳朵知内脏之健康
相关文章
- 2025-07-03健康男人须远离的8大恶习男性保健
- 2025-07-03警惕酒精肝脂肪肝演变成癌症
- 2025-07-03运动也可以排毒春季养生你运动了吗
- 2025-07-03喝水养生的学问你知多少
- 2025-07-03运动健身过后按摩放松肌肉有用吗
- 2025-07-03黄芩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黄芩炖猪腰对健康大
- 2025-07-03安乃近的测定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有那些其中
- 2025-07-03口干舌燥怎么办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 2025-07-03新手如何学游泳呢初学者学游泳的技巧有哪些
- 2025-06-27家装装修瓷砖价格大概多少家装普通地板砖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