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光滑水筛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2023-07-25 来源:柚子资讯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儿童心理健康7个标准揭秘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3、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4、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7、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过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二、如何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

1,父母要挤出时间亲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交谈

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走走,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开始时父母可陪伴在旁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当熟悉之后可让他们自己玩。每次游戏后父母都应比较夸张地表扬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乐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爱以及集体的欢快。

2,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给孩子一些单独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鼓励孩子与别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教孩子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办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办了。

3,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以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爱捣乱、爱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纠正他们的行为,慢慢地孩子就会融入集体之中。

4,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它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胆量。

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鼓励孩子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

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友谊的伙伴。

三、离婚子女的心理变化与特征

1、他们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

这些消极情绪必将作用于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活动,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结伴难度的增大。在我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多起因家庭父母离异,子女在情绪、情感上发生大的变化的事例。他们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以及离异后,表现出:胆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极端、不相信人等,这些行为和性格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师长、朋友的交往。

2、他们容易缺失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

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和学习上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逆常表现,如易怒;与父亲或母亲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由于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行为的反社会倾向与对立情绪比较严重等。正因为如此,原是优等生的学生相当比例由于家庭的父母的离异,使他们在生活态度和学习状态上,出现明显的下滑,甚至结识不良的社会分子,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他们容易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在个性塑造上,父母亲是子女的首任教师,而离异家庭带给子女的却是残缺不全的个性影响与教育,这样必将造成子女后天性格形成中的缺陷。有的离异父母各自抱着补偿子女或者视子女是今后生活的包袱等心理来处理与子女的关系,致使子女在性格形成中,出现多种性格缺陷。

4、他们的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有很长时间的持续性,难以平息和恢复。

专家经历:我所接触到的高中阶段学生中,不少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是在他们读小学阶段就离异的,但当我问及他们的父母亲时,他们一般都是闪烁其词,不愿多谈父母和他(她)的家庭。这现象表明:父母离异的阴影,至今还在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成为他们永久的一块不愿揭开的伤疤。

四、如何缓解孩子开学焦虑症

开学焦虑症很常见

暑假是孩子们的欢乐时光。可眼看着最后剩几天就要开学了,一些小学生出现了提到开学就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专家提醒,暑假时间比较长,孩子们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变得陌生,于是就会产生紧张感,这种感觉一般会持续一周到半个月时间。所谓的“开学焦虑症”多集中于年龄13岁至14岁的性格内向的学生,而且女生多于男生;成绩优异、追求完美的学生和适应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的学生是“开学焦虑症”的常见易发群体。

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要消除开学焦虑症,最关键的自然是找到深层次的原因,“对症下药”。

杨女士的儿子贝贝上三年级,虽然在杨女士的严格督促下,贝贝的暑假作业快写完了,但一提到开学,贝贝还是会紧张。杨女士通过和孩子谈心,了解到孩子是因为怕上学完不成作业,老师批评,还怕邻桌的小孩欺负自己。

专家介绍,小孩儿提到开学就焦虑,肯定有原因。有的是因为寒假作业没做完,害怕开学老师批评;有的是假期作息生活极不规律,每天看电视、上网、晚睡晚起,不想开学那么辛苦;还有的学生担心新学期功课太重,课程太难学不会,害怕老师批评或同学欺负,想逃避;还有的学生是压力太大,怕自己不够优秀,不能当班干部,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家长一定要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一提开学就焦虑的真正原因,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调整“时差”,营造环境

在开学焦虑的孩子中,很多是假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晚睡晚起。有些孩子一玩游戏,晚上一两点才睡觉,到中午才起。如今快开学了,孩子的作息时间还是颠倒的。

“这种情况下,家长要积极督促孩子调整生物钟。如果不及时调整,开学后孩子学习起来会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专家提醒。

波士顿的大学排名

美国大学留学

美国留学如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