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诊断和鉴别
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诊断和鉴别
肌无力如果是锥体系病变引起的,则一般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患者在行动间,表现出动作幅度不能正常打开,肌肉坚硬、抖动等。临床上,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诊断有可能和先天性肌强直症、手足搐搦症等疾病混淆,应谨慎鉴别。
各种原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都可引起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伴发于锥本束损害,脊髓反射受到易化。锥体系病变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特点是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前肌为主,下肢以伸肌肌张力增高占优势,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患者关节开始时阻力较大,终了时变小即所谓摺刀样肌张力增高。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无关,后者单指一种不自主的肌收缩。
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诊断
肌张力测定: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
①硬度:肌张力增高时肌肉硬度增加,被动活动是有发紧发硬的感觉。肌张力低下时触之肌肉松软,被动活动时无抵抗感觉。
②摆动度:固定肢体近位端,使远端关节及肢体摆动,观察摆动幅度,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度小,肌张力低下时无抵抗,摆动度大。
③关节伸展度:被动伸屈关节时观察伸展、屈曲角度。肌张力升高时关节伸屈受限,肌张力低下时关节伸屈过度。
年龄大些患儿还可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法。
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的鉴别诊断
诊断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时应与以下症状鉴别:
1.先天性肌强直症(congenital paramyotonia): 又称Eulenberg病。本病仅在运动情况下出现肌张力增高,静止时肌张力正常。此病的肌张力增高,肌强直收缩见于运动之初,当反复运动后即恢复正常。触诊时肌肉有特殊硬韧感,似胶皮样硬,于机械刺激后肌肉强直收缩时益为明显。
2.僵人综合征(stiffmansyndrome): 为一种病因不明的痫性痉挛。颈肌、躯干、背骨、腹肌肌张力增高明显,外界刺激时疼痛。叩击、声光、精神紧张等可诱发而加重,常见四肢近端开始向身发展,肌力和腱反射正常。睡眠时僵硬症状消失。
3.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患者肢体时所遇到的阻力一般比痉挛性者小,但和肌肉当时的长度即收缩形态并无关系,在伸肌和屈肌间也没有区别。无论动作的速度、幅度、方向如何,都遇到同等的阻力。这种肌张力增高称为铅管样强直,如因伴发震颤而产生交替性的松、紧变化,称为齿轮样强直。
4.手足搐搦症(tetany): 血钙低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肌张力增高主要见于四肢远端,偶可波及到躯干。
- 上一篇:用什么方法祛斑美白比较好呢
- 下一篇:油性皮肤用什么香皂
- 2025-07-03关注白领健康挖掘威胁健康的九大恶习
- 2025-07-03常吃六类药物可致男人阳痿
- 2025-07-03春季女性内火大湿气重如何调理
- 2025-07-03肥胖与疾病有关系吗如何预防身体发胖
- 2025-07-03芦根的功效与作用芦根医学应用和美味做法
- 2025-07-03解密亚健康的几种表现形式
- 2025-07-03膀胱肿瘤会表现什么症状它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 2025-07-03股骨头坏死的前期症状是什么导致股骨头坏死
- 2025-07-03常喝酸奶可以降低胆固醇
- 2025-07-03非淋菌性尿道生殖道炎的病因是什么非淋菌性